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糖尿病

首页 > 内科 > 糖尿病 > 症状 > 正文

容易被忽视的中枢神经并发症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18日

  病 例

  有位61岁的糖尿病病友,退休后,家人发现他有些反常,而且越来越明显,如忘性很大,刚和说他过的话,一会儿就忘了。一个人上街时,经常很晚回家,问他原因,他也不回答,家人发现他有几次竟然找不到回家的路。而且该病友越来越不爱说话,还常常自责,反复思考以往的过失和错误。整天提心吊胆、入睡困难、常做噩梦,而且好像对生活失去了兴趣,注意力难以集中,并伴有胸闷和消化不好的症状.一开始,家人以为他的年龄大了,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并没在意,后来发现他的脾气越来越古怪,才怀疑是不是精神上有问题。带他去精神科开了些药,但效果不明显;又去消化科和心血管科就诊,也没有任何问题,却发现老人的血糖升高,经确诊患有2型糖尿病,并有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后经规范的综合治疗,各方面情况有了明显好转。

  解 读

  糖尿病中枢神经并发症以获得性(即不是先天性的)认知行为缺陷为特征,并常伴有焦虑和抑郁等精神症状,但是往往容易被忽略。在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中均可发生,常表现为轻、中度认知功能下降,重度者较少见。认知功能下降主要表现为语言、记忆和复杂信息处理能力下降。有些糖耐量损害的病友也存在认知缺陷。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痴呆的危险性比正常人增加2倍。

  并发症临床表现不具有特殊性

  目前,糖尿病中枢神经并发症的发病机制还没有完全明确,但与大脑缺血改变、氧化应激、蛋白糖基化、胰岛素的不良反应及钙离子稳态的改变等关系密切。影像学检查显示,与同年龄正常人相比,糖尿病患者的脑组织明显萎缩。糖尿病中枢神经并发症在许多方面反映了大脑加速老化的过程。

  糖尿病中枢神经并发症的临床表现不具有特殊性,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诊断首先应该排除其他疾病(如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等)导致的认知功能缺陷。患者的心理学、行为学评估对诊断、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这常常需要用国际统一的检查和调查表格(如简易精神状态检查、精神状态调查表等)来评估和检查。但这些心理和行为学检查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且与被测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及文化差异等有关。

  治疗的基础是控制血糖

  糖尿病中枢神经并发症的治疗要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进行。研究认为,早期使用胰岛素能延缓或阻止糖尿病所致的大脑形态学改变,即胰岛素治疗对糖尿病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调脂治疗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对糖尿病中枢神经并发症也很重要。其中,他汀类降脂药物比较适合于治疗糖尿病中枢神经并发症,具有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老年人也可使用的优点。

相关阅读

  • 吴中华

    吴中华

    主任医师擅长:失眠
  • 余立松

    余立松

    主任医师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 蔡长明

    蔡长明

    主任医师擅长:各种不明原因发热、贫血的诊治以及白血病,淋
  • 邵迎新

    邵迎新

    主任医师擅长:甲亢,甲状腺瘤,甲减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