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低血糖

首页 > 内科 > 低血糖 > 预防 > 正文

低血糖---降糖治疗的瓶颈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24日

低血糖---降糖治疗的瓶颈

患者对低血糖发作的恐惧,可能会导致患者停止降糖治疗,这是患者达到血糖控制的重大障碍。如何在使用降糖药的过程中避免低血糖情况的发生,已逐渐成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主要目标之一。

低血糖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并不亚于高血糖,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说,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加致命。严重的低血糖可以在短时间内导致患者昏迷甚至死亡。而另一些无症状的低血糖由于程度较轻,患者可以长时间没有察觉。但这类患者由于长期处于低血糖状态下,导致脑部供能不足,会引起认知能力下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反映迟钝、思想混乱。一些患者还会出现抽搐或癫痫样表现。长时间反复的低血糖会导致自主神经系统对血糖的敏感性下降,引起其他升糖激素分泌不足,从而造成恶性循环,使血糖进一步降低,最终导致严重的低血糖症状。另外,近些年来众多研究表明,低血糖还会显著地增加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原因有多种,其中最主要是由于使用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不当造成的。过量应用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运动量过大未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注射胰岛素后患者未按时进食或进食减少 、肝肾功能不全,胰岛素清除速度降低等众多因素均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治疗,增加医疗成本。

如何在确保有效降低血糖的前提下,预防低血糖的发作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主要障碍,其克服有赖于医生和患者的共同努力。患者应避免一下几个误区:

一、 只顾吃药打针,忽视血糖监测

血糖监测是降低低血糖风险最关键的一步。严格的自我血糖监测记录,可发现是否存在低血糖的发生,并帮助医生了解低血糖的原因、严重度以及频率,以及时调整药物用量,使血糖得到更好的控制。建议每日三餐前后以及睡前均进行监测,必要时可加测夜间血糖。据ADA最新的标准,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应保持在3.9以上。如患者血糖低于该数值,应在医生建议下,及时改变生活习惯或调整药物剂量。

二、 根据自测血糖,自行调整药物用量及种类

降糖药物的使用是“因人制宜”,正常来说,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年龄、病程长短、有没有急性或慢性并发症、是否合并肝、肾、心脏等重要脏器的疾病、全天血糖波动情况等等来综合评估和分析,再给出适合的用药方案。不同的糖尿病患者,可能选用不同作用机理和不同作用时间的药物。若患者单凭几次自测的血糖而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则会极大的提高低血糖发生的可能性。

  • 吴中华

    吴中华

    主任医师擅长:失眠
  • 余立松

    余立松

    主任医师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 蔡长明

    蔡长明

    主任医师擅长:各种不明原因发热、贫血的诊治以及白血病,淋
  • 邵迎新

    邵迎新

    主任医师擅长:甲亢,甲状腺瘤,甲减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