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便秘

首页 > 内科 > 便秘 > 病因 > 正文

慢性便秘慎用泻药 恢复肠道动力是关键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18日

慢性便秘慎用泻药 恢复肠道动力是关键

“治疗慢性便秘的当务之急是恢复肠道动力和排便生理功能,促进自主排便”,协和医院胃肠科主任医师柯美云教授表示,“慢性便秘患者应当慎用刺激性泻药,以免产生依赖,长期的服用泻药可能损伤结肠粘膜,彻底破坏排便功能”。

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运动的缺乏,慢性便秘在中国的发生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社区人群流行病学显示,我国成年人慢性便秘患病率在4%-6%,并随年龄增加而升高,60岁以上人群慢性便秘患病率已经可能达到22%。

不吃早餐、不喝水最可能导致便秘

柯美云教授表示,人体的肠胃和大脑存在着“脑肠互动”,早上醒来和吃饭以后,大脑会提醒人体可能会有便意,但很多都市人群由于工作繁忙根本不吃早餐,忙起来也不喝水,久而久之,肠道失去刺激,肠道蠕动逐渐被抑制,而且肠道内长期处于“干旱”状态,导致排便非常困难。

慢性便秘给患者带来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除了肛裂、内分泌失调、肤色变差等身体机能受损,更严重的是严重干扰患者的正常生活,甚至诱发忧郁症、癌症等更为严重的疾病,使得患者无心工作和学习,生活质量一落千丈。

泻药长期服用可能导致排便功能丧失

由于便秘可能导致人体内分泌系统功能失常、激素代谢系统减弱,从而出现皱纹增多、黄褐斑、皮肤色素沉着等后果,是爱美女士的天地,被不少女性视作除之而后快的的“头号杀手”,而服用泻药则成了最简单的“美容”。

“泻药如果用的太厉害会导致严重腹泻,从而导致人体电解质失衡引发生命危险,而且长期使用泻药很有可能导致肠道损伤,使肠道失去正常的蠕动和排便功能”,柯美云教授强调,“长年累月的泻药会严重损伤直肠粘膜,导致结肠黑便病,甚至还可能引起肠黏膜细胞的癌变,最终诱发肠癌”。

柯美云教授表示,目前患者对慢性便秘的认知还存在误区,不是不就诊,就是滥用泻剂。“长期便秘乱吃药可能导致肠癌,而肠癌本身也可能表现为便秘,所以,一定不要认为便秘不是病,自己就能治。”

恢复肠道动力是治疗慢性便秘关键

今年5月新修订的《中国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中指出,慢性便秘的诊断和治疗需强化以症状为基础,依据临床诊断和分型进行经验性治疗,从而减少了不必要的诊断检查,减轻了患者负担。同时,指南中首次提到慢性便秘的治疗目标除了缓解症状,还应恢复正常肠道动力和排便生理功能。

  • 吴中华

    吴中华

    主任医师擅长:失眠
  • 余立松

    余立松

    主任医师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 蔡长明

    蔡长明

    主任医师擅长:各种不明原因发热、贫血的诊治以及白血病,淋
  • 邵迎新

    邵迎新

    主任医师擅长:甲亢,甲状腺瘤,甲减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