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患病的人们其实自己并不知道是如何患病的,就像是尿失禁。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就是压力性尿失禁,尿失禁的病因是很复杂的,最重要的就是预防。
尿失禁是中老年女性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上尿失禁主要有三种类型:急迫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和充溢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表现为有了尿感时来不及上厕所尿就漏出来,有时开水管等条件反射尿也会流出来;压力性尿失禁表现为咳嗽、跳跃、下楼梯、抬重物等任何腹部用力的动作,都会有尿液漏出,甚至笑一笑、打个喷嚏尿就会流出来;充溢性尿失禁则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排尿困难致膀胱在尿液涨满后,膀胱内压力和尿道的阻力达到平衡,尿液顺着尿道慢慢渗出,一般多发生在膀胱收缩无力的神经源性膀胱病人,如糖尿病及中风后的病人。临床上常见的中老年女性尿失禁多为压力性尿失禁。
尿失禁虽不是大病,但却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许多患者为此不敢参加社会活动。“尿失禁”给许多中老年女性带来了身体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压力。但由于人们对此病认识不够,真正为此到医院治疗的仅为10%~20%,相当一部分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有的认为人老了可能都是这样,不当病看;有的怕人笑话,难以启齿;有的想到医院看也不知看那个科,加上既往手术治疗效果不佳,使许多患者长期生活在病痛的折磨之中。
尿失禁病因复杂
压力性尿失禁的主要病理改变是内源性尿道括约肌乏力及膀胱尿道后角过度向下移动两种,以后者多见,少数病人两者兼有之。按照储尿排尿的关系,只有当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相辅相成,密切协同,才能完成正常人的生理机能。两组肌肉中无论哪一组发生问题,都会出现排尿障碍。而女性较男性容易产生尿失禁,其原因很多,常见原因有:1.女性先天尿路较短,容易尿路感染;2.怀孕生产后骨盆肌肉韧带松弛,生产后休息不好,过早负重;3.生孩子较多,或产伤修复不好,导致盆底肌肉筋膜缺陷;4.进入更年期后,卵巢合成雌激素的功能大幅度降低,尿道及膀胱颈黏膜萎缩、皱壁消失,造成封闭尿道的力量变弱。因病切除双侧卵巢的青年妇女,也会因为雌激素水平过低造成压力性尿失禁;5.盆腔手术后对膀胱及尿道组织直接或间接的伤害等等。
尿失禁重在预防
1、要有乐观、豁达的心情。以积极平和的心态,笑对生活和工作中的成功、失败、压力和烦恼,学会自己调节心境和情绪。
2、防止尿道感染。平时养成大小便后由前往后擦手纸的习惯,避免尿道口感染;性生活前,夫妻先用温开水洗净外阴,性交后女方立即排空尿液,清洗外阴;若性交后发生尿痛、尿频,可口服抗尿路感染药物3~5天,在炎症初期快速治愈。
3、保持有规律的性生活。研究证明,更年期绝经后的妇女继续保持有规律的性生活,能明显延缓卵巢合成雌激素功能的生理性退变,降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同时可防止其他老年性疾病,提高健康水平。
4、加强体育锻炼,积极治疗各种慢性疾病。如肺气肿、哮喘、支气管炎、肥胖、腹腔内巨大肿瘤等,都可引起腹压增高而导致尿失禁,应积极治疗这些慢性疾病,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同时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和盆底肌群锻炼。最简便的方法是每天清晨下床前和晚上上床平卧后,各做50~100次紧缩肛门和上提肛门活动,可以明显改善尿失禁症状。
5、妇女生小孩后要注意休息。产妇不要过早负重和劳累,每天应坚持收缩肛门5~10分钟。要注意减肥,如果有产伤要及时修复。
6、注意饮食清淡。多食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防止因便秘而引起的腹压增高。
7、早发现,早治疗。如果发现阴道有堵塞感,大小便或用力时有块状物突出外阴,阴道分泌物有异味或带血,排尿困难、不顺畅,尿频或失禁,腰酸等症状,要及时就诊,防止盆腔器官脱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