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冠心病

首页 > 内科 > 冠心病 > 治疗 > 正文

我国冠心病治疗技术获突破性进展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06日

我国冠心病治疗技术获突破性进展

我国冠心病治疗技术获突破性进展:国际心血管病前沿课题“自体骨胳肌干细胞移植致心肌再生”技术,新近在江苏省人民医院成功应用于临床,经治疗的3例病人均恢复良好。

据专家介绍,去年8月,江苏省人民医院邀请高理权教授及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高翔教授等专家合作开展“自体骨胳肌干细胞移植致心肌再生”临床技术研究。在进行动物实验和建立干细胞培养实验室的基础上,该院冠心病生物治疗课题组的马文珠、张馥敏教授等人,自去年11月起连续为3例冠心病重症患者施行自体骨胳肌干细胞移植手术,术后患者活动如常,体征显著改善。

由江苏省人民医院、美国东田纳西州大学和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合作,首次在国内开展的这项新技术,是从冠心病患者大腿侧位取一小块如核桃大小的骨胳肌肌肉,在体外进行骨胳肌干细胞分离培养后,再将这些干细胞移植到患者心肌病变部位,促使其分裂生长成具有收缩舒张作用的“心肌样”细胞,从而显著改善其心脏功能。

这项开创性的研究工作,展示了采用干细胞移植替代心脏移植治疗严重冠心病的广阔前景,为广大心血管病患者带来了福音。近两年,世界上应用这一最新疗法治疗17例病人,其中法国9例、荷兰1例、美国4例、中国3例。

医学调查表明,因心肌细胞坏死导致的冠心病、高血压,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目前采用药物、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搭桥术等治疗手段,只能解决心脏供血问题,却不能修复已坏死的心肌细胞。这是因为,人的心肌细胞在出生后3至6月便停止分裂,而心肌又无具有再生和修复能力的干细胞。当心肌细胞严重损伤或坏死时,只能形成大片疤痕,导致心脏改变形态影响功能,并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猝死。以往,主要采用心脏移植或人工心脏治疗心肌坏死,但这一方法受供体来源限制和人体排异反应,无法从根本上挽救患者。

医学研究证实,含有干细胞的骨胳肌具有细胞修复与再生能力。1989年,美国东田纳西州大学美籍华裔教授高理权最先提出将自身骨胳肌干细胞移植至心脏促使坏死心肌细胞再生的设想,经大量动物实验验证,植入骨胳肌干细胞的心脏能够显著减少心肌疤痕,维持心脏正常形态,恢复心脏功能,且无排异反应。


相关阅读

  • 吴中华

    吴中华

    主任医师擅长:失眠
  • 余立松

    余立松

    主任医师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 蔡长明

    蔡长明

    主任医师擅长:各种不明原因发热、贫血的诊治以及白血病,淋
  • 邵迎新

    邵迎新

    主任医师擅长:甲亢,甲状腺瘤,甲减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