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的目标是老年人收缩压应小于150毫米汞柱年轻一些的小于140毫米汞柱合并有糖尿病、肾病者要控制到130毫米汞柱以下。只要血压高于上述指标就应该开始用药。
年纪大的人合并症较多如心脏病、糖尿病等。单用一种降压药物如钙离子拮抗剂血压的有效控制率为40%增加剂量后有效率可增加至50%―60%血压有所改善但是同时副作用也增加了例如水肿、脸红等。基于上述情况对于单用药血压控制不满意的患者以及年龄较大、合并症较多的患者提出了“合理联合用药”。所谓合理是指既能做到更好地控制血压又不增加副作用否则就属于不太合理。
为什么高血压患者需要联合用药呢?因为高血压的发生往往是多个发病机制协同作用的结果而一类降压药物通常只能解决一个方面的问题因此多数人需要2个、3个降压药物才能将血压降至正常。
联合用药有2种方式一种是2个不同类别的药物同时服用被称之为处方的联合;另一种是使用固定的复方制剂这种制剂的优点是使用方便、不易忘记、容易坚持使用、副作用低目前应用广泛。
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大家普遍存在一些错误认识需要在这里纠正一下:
年纪大了血压高点没关系可以不治疗。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只要血压超过上面提到的标准就需要控制否则容易引起多个脏器的损害死亡率高。
不测血压仅凭自我感觉服药。这种情况非常危险因为50%的高血压患者是没有症状的等到有了症状才吃药可能已经很危险了。建议35岁以上的人群每年都要监测血压;血压控制稳定者每周监测两次;血压尚未控制稳定者每天都要测量。
血压下降缓慢频繁换药。高血压是慢性病治疗时应缓慢降压理论上1―3个月内血压控制满意即可。如果血压偶尔有波动建议临时再加用一些降压药但不推荐反复换药。
有新的降压药上市要去试试。药品的价格跟降压效果不成正比关系而且每个患者的发病机制不同所以降压药不是越贵越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使用时间长了换换别的药。控制高血压的药物如果没有明显的副作用血压又能控制满意是可以长期使用的没必要老换否则机体容易产生耐药性。
睡前服用降压药。降压药物的使用时间应该根据血压动态监测的结果决定如果是夜间血压高应该在晚上吃;如果是白天血压高应该在早上吃;如果是凌晨血压高应该使用长效降压药。一般人都是活动后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所以大多数患者都是白天血压高如果不恰当地在晚上用药反而容易引起低血压、器官供血不足甚至脑血栓、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血压控制好了就停药。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高血压不是感冒吃几天药细菌杀灭了、病毒控制了症状好转了就不用吃药了。血压控制好了那是因为药物作用的结果但导致血压异常的身体因素依旧存在所以一旦诊断就需要长期服药。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