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血压控制率仅为6.1%
我国冠心病患者超过1000万其中65%有高血压病史。专家说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尽管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日趋增高但人们对其危害性仍缺乏足够的认识自我保健意识也不强。长期以来人们对高血压普遍存在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现象。统计显示约70%的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而在高血压患者中只有25%能坚持正确的治疗。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高血压的控制率很低仅达到6.1%。
高血压之所以难以被发现与其症状比较隐蔽有关。血压一步步攀升的时候不是一朝而蹴而是有一个过程其间可能会有头晕头痛的感觉但常被误以为是感冒发烧。而等到发展到高血压的地步患者可能就像那只处在慢慢升温的凉水中的青蛙一样对于高血压带来的不适已经能够耐受了。专家说高血压就像一个“无声杀手”大多数高血压没有不适症状只有少数患者有头晕、头痛等症状还有一些患脑卒中住院才知道自己早就患上高血压了。他提醒说没症状不等于血压不高建议30岁以上的人每年要做健康体检及时了解自己的血压血糖等情况如发现有升高迹象要及早治疗。
血压突然降低易致脑缺血
“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因人种不同而有差异。”专家表示“在白种人群中高血压的并发症以冠心病为主而黄种人则以脑中风为最多。”据介绍我国每年新发脑中风病例近150万其中76%由高血压引起。专家表示如此之高的发病相关性主要是因为我国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比较低我国高血压病患者高达1亿之多但其中只有50%的人知道自己血压高;接近90%的高血压患者并没有对自身血压进行有效控制。
专家表示因高血压引起的脑中风以缺血性居多(如脑梗塞、脑血栓等)出血性相对较少。
“这是因为高血压患者大多伴有血管硬化血管的弹性或者说变形性变差在长期高压灌下血液供应相对充分如果血压突然降低血流下降就容易导致脑缺血;而血流变慢更可诱发血小板凝集从而导致脑血栓。”由此专家解释降压过猛或者服用降压药不规律从而导致血压忽高忽低的患者很容易“中招”。“很多患者降压心切大剂量使用降压药或者多管齐下同时用几种降压药会引起血压骤然下降使供应大脑的血流速度放缓从而形成缺血性脑中风。”专家指出患者务必在医生指导下科学使用降压药、利尿剂、镇静剂等控制高血压和脑血栓的药物以防意外发生。
反之如果不对血压进行控制一味任其飙升甚至因为情绪激动等造成血压短时间内快速上升的高血压患者也非常容易引发突然性脑出血。
平时应尽力消除中风诱因
专家指出有效控制血压是高血压患者预防脑血管意外的不二法门。首先要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针对性用药治疗高血压切忌盲目用药。而且高血压患者应努力消除中风的有关诱因如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情绪波动、便秘、过度劳累、用力过猛等。
其次患者要控制血压到目标值。专家还建议患者应实现平缓降压即避免血压波动过大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阿司匹林可进行抗血小板治疗。
“最重要的一点是高血压患者要树立长期服药终身治疗的概念切不可血压一正常马上就断药。”专家强调目前对于高血压治疗依然只能控制无法治愈所以患者应配合医生不断努力在良好控制血压基础上制止脑中风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