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颈椎病可引起血压升高或降低其中以血压升高为多故称为“颈性高血压“。颈性高血压多见于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各种形式的高血压和颈椎病在病程的发生发展中都可能出现血压波动、头昏脑胀、头晕目眩、记忆力减退、全身无力等症状。所以对于高血压药物治疗血压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尤其是家庭中又没有高血压家族史症状发作有类似颈椎病特点者要考虑先照颈椎X线片或颈椎CT扫描或磁共振MRI排除继发于颈椎病的颈椎病性高血压。
如何辨别颈性高血压?
颈椎病可引起血压升高或降低其中以血压升高为多故称为“颈性高血压“。颈性高血压多见于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多发生于上颈段因上颈段与生命中枢延髓毗邻当环枢关节错位、环椎横突向左、右偏移或骨质增生使颈髓受到压迫刺激并波及延髓时可引起延髓的血管运动严重紊乱所致。颈性高血压多呈阵发性、血压波动大每因头部位置改变而诱发或加重。常伴有失眠、健忘、眩晕、耳鸣、头痛等椎动脉型或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症状。由于颈椎病和高血压病皆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故两者常常并存。 临床研究发现。约有15%的高血压患者与颈椎病相关。
可根据以下几点判断是否患有颈椎病性高血压
1.血压的升降与颈椎疾病发作同步形影不离。当病人颈椎病发作时往往出现颈项疼痛、僵硬、头痛、头晕等颈椎病症状这时的血压升高;头颈部症状缓解后.血压亦随之下降。这是颈椎病性高血压的重要特点在发病早期尤为明显随着病程的延长此现象逐步减低。这是因为高血压与椎体不稳或脱位程度有关在一定程度上骨质增生或前纵韧带骨化增强了脊柱的稳定性.减轻了机体异常增生物对于局部神经血管的影响。
2.原发性对药物治疗效果好而继发的颈椎病性高血压对于降压药多不敏感。而对颈椎病的冶疗效果显著。随着颈椎病情况的改善.血压基本趋于稳定。在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观察中在牵引、手法治疗颈椎病时.患者血压可下降20-30mmHg.治疗间歇期血压又会有所升高。
3.各种形式的高血压和颈椎病在病程的发生发展中都可能出现血压波动、头昏脑胀、头晕目眩、记忆力减退、全身无力等症状。所以对于高血压药物治疗血压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尤其是家庭中又没有高血压家族史症状发作有类似颈椎病特点者要考虑先照颈椎X线片或颈椎CT扫描或磁共振MRI排除继发于颈椎病的颈椎病性高血压。
颈性高血压的治疗与普通高血压不同普通高血压因无明确病因但与生活方式有关所以一是通过药物治疗二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治疗。而颈性高血压是有颈椎病而引起的所以应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牵引、理疗、推拿等;如系颈椎脱位、骨折或外伤的则积极治疗颈椎的外伤、脱位及骨折外伤治好了血压也会恢复正常。总之颈性高血压病的治疗主要是治疗原发疾病对高血压的治疗除血压较高外一般不要急着使用降压药物治疗而是重点治疗原发病原发病治好以后视情况再作进一步的治疗。
凤凰中医整理转载请明出处
延伸阅读
高血压会遗传吗?
哪些人需要自测血压?
“三高”中风 爆发于眼
检测高血压 少用健康秤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