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一直是老年人重要的致命元凶之一。近年来由于长期的工作压力、精神过度紧张致使高血压病步向年轻化上班族也成为这个病的高发群体。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病它常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而来而一旦患上它以后将有一个很长的甚至是终生的治疗过程。大多数情况下这个漫长的治疗过程是高血压病人在自己家中进行的。虽一直以来有“久病成良医”之说患者却往往因缺乏医生的指导而走入误区。例如
血压一高即时用药
有些人一旦发现自己血压高就迫不及待地开始服降压药。其实服降压药要慎之又慎。你首先要弄清楚的是你是否真的患高血压?
目前对高G血压判断的标准为正常成人动脉收缩压大(等)于18.6千帕?140毫米汞柱 舒张压大(等)于12千帕?90毫米汞柱 。但需在一天不同的时间里在安静状态下测量三次血压高方能确定为高血压。
其次确定高血压后临床上最重要的检查步骤是寻找高血压的病因。在绝大多数患者中高血压病因不明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即高血压病。大约有5%的患者血压升高是某些疾病的一种表现称为继发性高血压。对这类患者的治疗更重要的是针对相关的原发疾病而不仅仅是针对血压高这一症状。
最后即使是真的诊断为高血压病也并不是所有的病例都需要立即服降压药。应根据具体情况如果发现高血压时血压已高于24/13千帕(180/100毫米汞柱)并经多次测定证实应马上用降压药;如果是处于临界高血压20/12千帕(150/90毫米汞柱)左右且时高时低可先进行“非药物治疗”如锻炼、减肥、限钠、补钾、补钙、静养、排除心理因素等。治疗3~6个月若血压还降不下来才考虑用降压药而且使用时也要意从小剂量开始。
血压一降即时停药
病人在应用降压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血压下降症状好转。此时有些人往往认为血压既已降至正常便立即停药结果导致血压反弹再用药使血压降下来又再停药。如此反复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而且血压的波动幅度大容易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
高血压病治疗的目的一方面是使血压下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另一方面是防止或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所致的病死率和病残率。因此一般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治疗。一旦服药便不能说停就停。即使血压降至正常了仍要服用维持剂量否则会发生停药综合征即出现血压迅速反弹升高和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如心悸、烦躁、多汗、头痛、心动过速等。
正确的做法是经过治疗血压得到满意的控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少降压药的剂量服维持量直至可真正考虑停药。
常规服药一天三次
无论是正常人或高血压病患者每个人的血压在一天24小时内都不是恒定不变的在某一时刻测量的数据仅为“瞬时血压”它并不能反映病人的实际情况。若每隔1小时(或2~4小时)测1次并将每次测得的数据画于坐标上你就可以发现这“坐标线”是呈“双峰一谷”的一条曲线。即血压清晨开始升高至上午8~9时出现第一个高峰中午下降下午16~18时出现第二个高峰晚间又开始下降半夜2~3时降至最低谷。
治疗高血压掌握一天中血压的峰值择时用药很重要。一般应在血压高峰之前1~2小时服药。待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达到最高值时也恰是血压高峰时降压效果最佳。
过去“一天三次”的传统服药方法没有全面地考虑到患者血压的这种变化规律。因此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血压升至峰值时控制不理想;而在夜晚病人血压本来已下降的情况下服药结果使血压更低(血压很高者例外)。这样一方面容易引起脑缺血和脑血栓形成另一方面可引起血压“反弹”表现为第二天血压反而上升。
我国许多患高血压病的老人家为了“平安过夜”每晚临睡前服药是不正确的许多人久服药物无效原因也在这里。
其实病人应学会自测血压每天测4~6次连续数天便可摸索出自己血压的波动规律并据此规律在医生的指导下来确定服药时间使血压在全天24小时内得到稳定的控制这是正确服用降压药的关键。
服药降压求快而低
一些高血压病人希望通过服药能把血压迅速降下来而且降得越快越好越低越好。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一般来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大多数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动脉硬化时血管壁增厚、弹性下降血管腔变窄使得局部血液供应减少。在这种情况下血压稍微偏高有利于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如果不顾及病人的年龄等具体情况盲目地将病人的血压迅速地降至正常甚至偏低的水平往往会得不偿失。一方面会影响上述器官的功能;另一方面血压降得过快、过低容易诱发脑血栓的形成。
因此高血压病时除了一些特殊情况如高血压危象需要迅速将血压降下来以外一般来说降压的原则是缓慢、平稳、持久和适度。
单靠药物不管其他
认为高血压病就是血压高认为用降压药把血压降下来就万事大吉。这也是不少高血压患者容易走进的一个误区。要知道高血压病的发生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包括遗传、膳食、肥胖、烟酒、精神心理因素等。因此高血压病的治疗也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治疗方法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个方面。只有两者很好配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非药物治疗适合于各型的高血压患者。尤其是对于轻型患者单独的非药物治疗措施可使血压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主要措施包括限制钠盐摄入(每天5~6克);减轻体重;适当的体育活动;戒烟限酒;避免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睡眠。要知道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直接关系着高血压病人治疗的效果和预后。如果以为单靠药物便可解决问题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