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中医称之“痹”,属于“痹症”、“历节风”等范畴。是指人体肌表、经络、筋骨遭受外邪侵袭后,由于正气不足,卫气不固,使外邪滞留经脉,影响关节,出现关节疼痛、沉重、麻木肿胀、屈伸不利、筋脉拘急、变形。目前本病还没有特效药,在用中、西药物综合治疗的同时,辅以药膳治疗,将会有更好的效果。中医在临床上根据侵入的外邪不同及患者体质不同,将痹症分为风痹、寒痹、湿痹、热痹四种类型。
风痹
是因风邪而致病,“风”善行而数变,故风痹的特点为关节疼痛游走不定,窜痛或屈伸不利,故又称“行痹”,有时红肿疼痛,关节恶风,苔白腻,脉浮弦。宜食用祛风、散寒、通络之品,忌食寒凉滋腻之物。
五加皮醪
【原料】 五加皮50克,糯米500克。
【制法】 将五加皮洗净,加水适量泡透,煎煮30分钟,取药液300毫升,共取两次,再将煎液与糯米同烧煮做成糯米干饭,待冷后加酒曲适量,拌匀,发酵成酒酿,每日适量佐餐食用。
【特点】 五加皮为祛风除湿,通利关节之常用品。醪(醪,读作“劳”,酒的意思;醪糟即糯米酒)为酒之类,有通血脉、养脾气、祛寒除湿之效。以五加皮制醪,其通利除痹之功尤胜,故凡风痹身痛、骨节酸痛、筋骨不利,均可食用。
蛇肉汤
【原料】 大白花蛇肉250克,胡椒30克,生姜5克,黄酒、葱白、食盐适量。
【制法】 将蛇肉切块,在油中略煸后放入沙锅,同时加入胡椒、生姜、黄酒、葱白等,再加清水,高出材料约1。5厘米,先用武火,沸后改用文火,炖至蛇肉将熟时加盐适量,略煮即可。
【特点】 蛇肉性温,味甘,尤其白花蛇或乌梢蛇具有较好的祛风作用,是亦食亦药之品。胡椒性热,味辛,有温中、下气、解毒功效,起辅助作用。常饮此汤可祛风除湿,不仅用于风痹型关节炎,也可用于寒痹型关节炎。
寒痹
是因受寒邪的侵入而致,寒则凝,主收引。寒痹又称痛痹,其特点是:痛处不移,痛如锥刺,关节处怕凉喜热,上下不通,局部拘挛,舌苔薄白,脉弦紧。宜食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之品。
附片蒸羊肉
【原料】 制附片15克,鲜羊肉500克,肉清汤150克,料酒15克,葱、姜、胡椒粉、味精、盐适量。
【制法】 将羊肉煮熟,捞出,切成块,制附片洗净与羊肉同放入碗中,并放料酒、葱、姜、肉汤,隔水蒸3小时,吃时撒上葱花、味精及胡椒粉。
【特点】 附(子)片性热,味辛,温经散寒,是治痹症疼痛之圣药,但必须炮制才可用,故本方使用制附片。羊肉性温,味甘,为补阳佳品。二味相伍温阳散寒,攻补兼施,攻邪不伤正,对阳虚身寒的痛痹患者,食之最佳。
湿痹
由于饮食不节,脾胃消化力弱,而产生内湿,或居住潮湿,身受雨淋而形成外湿,湿邪的侵入,影响关节,致使肢体关节疼痛重着,肌肤麻木不仁,拘挛不能屈伸。本型特点以肢体沉重为主,故又有“着痹”之称。苔白腻,脉濡数。宜食利湿通络,佐以祛风散寒之品。
木瓜薏苡仁粥
【原料】 木瓜10克,薏苡仁30克,白糖适量。
【制法】 将木瓜、薏苡仁洗净后,倒入小锅内,加适量冷水,先浸泡片刻,再用小火慢炖至薏苡仁酥烂,加白糖一匙,稍炖即可。每日食用,不拘量。
【特点】 木瓜、薏苡仁均有祛风湿、通经络、舒筋骨、止痹痛之功,二者相伍,祛风利湿、舒筋止痛力强,对于关节疼痛重者食之为益。本品平和,可常食之。
热痹
又称湿热痹阻证,多为急性风湿热。表现关节红肿灼热,疼痛拒按,活动痛剧,得冷则舒,常伴有发热、口渴、心烦、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宜食清热利湿,佐以祛风通络之品。
苡仁丝瓜汤
【原料】薏苡仁150克,薄荷15克,豆豉50克,丝瓜100克。
【制法】 将丝瓜切段入锅中,煸好待用,薏苡仁洗净加水浸泡,薄荷、豆豉同煮,去渣取煎汁待用。先将泡好的薏苡仁煮至七成熟时,再加入煸好的丝瓜及薄荷、豆豉煎汁,再继续煮至薏苡仁烂熟,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特点】 薏苡仁性凉,味甘淡,可清热利湿;丝瓜性凉,味甘,可清热凉血,通络;薄荷、豆豉可清热解表。常空腹食之,对关节的红、肿、热、痛有缓解作用。
风湿性关节炎与饮食关系密切。中医主张该病患者应忌发物,如公鸡、鲤鱼、牛羊肉及其奶制品等。实验证明,蔬菜可缓解该病的症状。由于因风、寒、湿而致病,因此多选用驱风、散寒、化湿、温通之品,如韭菜、香菜、葱、芹菜、油菜、辣椒、木瓜、薏苡仁等食物。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