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肾结核

首页 > 内科 > 肾结核 > 预防 > 正文

警惕结核病卷土重来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19日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病,长期的消耗,使患者严重贫血而脸色苍白、日渐消瘦和衰竭。结核病也因此被称为“痨病”

警惕结核病卷土重来

(phthisis,源自希腊语“消耗”一词)。

从名人说起,抗击结核病的卷土重来

结核病与名人

1820年寒冬,英国著名诗人济慈在公共马车的露天座位上受了风寒,纠缠他已久的肺结核露出了狰狞面目。他回到住处后,脸色绯红,发着高热,咳出鲜红的血。曾是医生的济慈对朋友说:“我知道,这鲜红的血是动脉血……那一滴滴血是我的死刑判决书,我要死了。”济慈充满热情与诗意的生命在26岁时结束。他的挚友、举世闻名的英国诗人雪莱为他写下著名的长诗《阿多尼》哀悼他,而当时雪莱本人也已染上了肺结核。

济慈之死标志着工业革命后欧洲第一次肺结核发病高峰。19世纪以来,许多文学家和艺术家都患上了肺结核,并且因此英年早逝。其中包括肖邦、契诃夫、勃朗宁、史蒂文生、勃朗特姐妹.拜伦、劳伦斯以及中国的郁达夫、萧红、鲁迅……

著名钢琴家肖邦,1810年生于波兰,正好赶上了欧洲结核病流行。他6岁开始学钢琴,17岁时已经是华沙的首席钢琴师和天才作曲家。他的作品有的充满激情,有的富禽诗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个性,对近现代的音乐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肖邦从25岁开始,反复受到结核芮的摧残,他身体虚弱,咳嗽不断,还因罹患肺结核遭到排云。

在1848年的一场演奏会接近尾声时,肖邦终因身体极度衰弱而倒下,他咳出的鲜血染红了琴键。肖邦的病情已十分严重,结核菌几乎彻底摧毁了他的肺,耗尽了他的体力,没多、他就完全卧床不起了。次年10月17日,肖邦在一长串的咳嗽声中离开了人世,那年他才39岁。

结核病与文学

在18~19世纪的文艺作品中,艺术大师以他们特有的细腻和敏感,让我们体会了当年肺结核的猖獗。作品描绘了一个个痨病角色,受害者面 主白、虚弱、不停地咳嗽,慢慢变得骨瘦如柴,咳血,最终撒手人寰。

在豪们的笔下,一度把结核病与年轻、纠,、热情、忧伤和才华联系起来。1852年小仲马的小说《茶花女》、1896年普契尼的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中,女主角都死于肺痨。她们往往被描写为弱不禁风、说话声音轻慢飘逸、阵阵咳嗽、极易晕倒,疾病与她们受挫的爱情紧密交织。在我国的文学作品中,《红楼梦》里多愁善感的林黛玉,也是一名肺结核病患者。她身体孱弱,娇喘吁吁,面色苍白,却两颊绯红,终因咳血过多、身体极度虚弱而死。文艺作品中有关结核病患者的描写,都是现实的真实写照。

白色瘟疫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病,长期的消耗,使患者严重贫血而脸色苍白、日渐消瘦和衰竭。结核病也因此被称为“痨病”(phthisis,源自希腊语“消耗”一词)。在西方,18世纪工业革命导致的人潮拥挤,加速了结核病的传播,无数人因此而丧生。由于患者都有苍白的脸色,以致被称为“白色瘟疫”,与中世纪曾席卷欧洲的黑死病瘟疫区分开来。

结核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六千年前的意大利和埃及。在我国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2100年前的女尸,生前就是一个肺结核病患者。但结核病在我国大肆传播,夺走无数人的生命,则是20世纪上半叶的事。由于当时尚未出现有效的治疗药物,每年死于结核病的超过138万人,死亡率独占鳌头。患了结核病几乎等于被判处了死刑,比现在的癌症更使人恐惧。

“十痨九死”便是当年广为流传的用以形容肺结核病人的悲惨结局。鲁迅先生笔下的华老栓,为了给患结核病的儿子治病,不得不向刽子手买下那个血淋淋的“人血馒头”,明知是根无用的救命稻草,却仍然紧紧抓住,足以看出当年人们对结核病的无奈。

科赫的贡献

结束这段“谈痨色变”历史的,首先要归功于另一位名人,他就是被人们誉为杆菌之父的著名科学家——罗伯特?科赫。

科赫1843年生于德国,他一生主要从事细菌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他用固体培养基的“细菌纯培养法”先后分离出炭疽杆菌(1876年)、结核杆菌(1882年)和霍乱弧菌(1883年),同时证实了这些细菌与疾病的关系。1882年,科赫开始了探索肺结核病因的试验。他研究了结核病死亡病人的肺,起初在显微镜下并没有找到细菌,但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当他把病肺磨碎注入老鼠和兔子身上,却使它们都发生了结核病。反复失败以后,科赫突然醒悟到,结核菌是透明的,用显微镜根本看不见。为了确认结核菌,科赫又反复尝试着用各种不同的染料对结核病死者的肺组织进行染色,终于在显微镜下发现染了色的细棒状结核杆菌。此后他又培养出纯种的结核杆菌进行实验,最后完全证实结核杆菌是引起结核病的元凶,并阐明了结核病的传染途径。

科赫提出的某种微生物作为病原体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即著名的“科赫法则”,为人们研究病原微生物制定了一套有效的方法.至今仍指导着动、植物病原体的确定和传染病防治的研究。.1905年,科赫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19lo年,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因心脏病逝世。1995年底,世界卫生组织决定,每年的3月24日——即当年科赫宣读其分离出结核杆菌论文的日子——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以纪念科赫的杰出贡献。

结核杆菌的发现以及对它的传播途径的了解,使结核病的防治工作看到了曙光。无数科学家前赴后继刻苦钻研.苦苦寻觅治疗结核病的特效药物。终于在1945年发明了特效的抗结核病药——链霉素。随后异烟肼、利福平等各种有效的抗结核药物不断被开发和应用,彻底扭转了“十痨九死”的历史,结核病再也不是不治之症了,它的死亡率大大降低。之后卡介苗也被发明并在全世界推广应用,有效地降低j,儿童结核病的感染率。人类与结核病的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

旧病遭遇新难题

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结核病在世界范围内基本得到了控制。但胜利容易让人冲昏头脑,由于人类忽视了结核病的潜在危险,20世纪90年代以来,结核病在沉寂了几卜年之后又以逼人的气焰卷上重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结核杆菌耐药性增强,很多传统抗结核病药物也不再有效。

正是这些耐药结核杆菌导致治疗困难和患者的死亡。另外,随着:e业化的急剧进程,人口高度集中化,以及交通方便,人口流动大,给结核病的流行创造了新的机会;沉重的工作压力、环境污染、一些新的疾病(如艾滋病)等造成了人类免疫力降低,结核病菌便乘虚而入,死灰复燃。

目前全球有结核病患者约2000万,感染过结核菌的人数约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每年新发结核病人数约800万。looo万,95%来自发展中国家,其中200万~300万人因此死亡。结核病已成为传染病中的第一杀手。

从我国每年肺结核新发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来看,形势是十分严峻的,结核病的防治依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必须引起全民重视,共同把结核病的防治工作做好。为此国家推出了肺结核患者的免费诊断和治疗措施,甚至在基层卫生院中设立了结核病报病奖,对发现结核病患者的医务人员进行奖励。


  • 吴中华

    吴中华

    主任医师擅长:失眠
  • 余立松

    余立松

    主任医师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 蔡长明

    蔡长明

    主任医师擅长:各种不明原因发热、贫血的诊治以及白血病,淋
  • 邵迎新

    邵迎新

    主任医师擅长:甲亢,甲状腺瘤,甲减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