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冠心病

首页 > 内科 > 冠心病 > 护理 > 正文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中全身内皮功能障碍的预后价值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08日

    发表在最新一期循环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全身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反应性能够预示acs病人的病情不稳定复发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德国法兰克福johann w. goethe大学stphan fichtlscherer博士指出,内皮血管舒张功能障碍可能是患者发生血管疾病风险的标记因子,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全身血管舒张功能是否能够预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疾病发展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为此,研究人员选取198例经血管造影确诊的acs病人,在这些病人发作acs5天内出院前应用静脉阻塞体积描记术来测定前臂血流(fbf)对乙酰胆碱(ach 10到50μg/min)和硝普钠(snp 2到8μg/min)的反应性。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心肌梗塞和缺血性中风)在平均随访47.7±15.1月期间作为预后的变量参数。

    结果发现,出现过心血管事件的病人(n=31)在随访期间有明显对ach和snp的血管扩张反应性下降(均p<0.05)。

    多变量分析显示,即使在校正传统心血管危险因子、同时进行的药物治疗、侵袭性治疗策略和c-反应蛋白血清水平以后,对ach的血管扩张反应性和血清肌钙蛋白t增高是预后不良唯一明显的独立预示因子(p<0.05)。

    研究人员指出,在包括78例患者的亚群内,acs后通过fbf首次测定后8周再次测定能够评价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反应性的恢复,这项指标能够预示以后的无事件生存。

    fichtlscherer博士认为,全身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反应性能够预示acs病人的病情不稳定复发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另外,全身内皮功能的恢复与无事件生存相关。在acs病人中,除从传统危险因子衍生出的因素外,通过微侵袭试验来评价全身血管反应性能够提供重要的预后信息。

  • 吴中华

    吴中华

    主任医师擅长:失眠
  • 余立松

    余立松

    主任医师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 蔡长明

    蔡长明

    主任医师擅长:各种不明原因发热、贫血的诊治以及白血病,淋
  • 邵迎新

    邵迎新

    主任医师擅长:甲亢,甲状腺瘤,甲减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