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冠心病

首页 > 内科 > 冠心病 > 护理 > 正文

不稳定型心绞痛应做的检查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08日

  血液

  1.血脂浓度增高 血脂紊乱与冠心病的发病密切相关。典型的动脉粥样硬化的血脂特点是:tc(总胆固醇)、ldl-c、vldl-c、三酰甘油等增高和hdl-c下降。

  2.血糖 现已证明葡萄糖耐量降低和糖尿病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所有怀疑冠心病的病人应该测空腹血糖。

  3.一般无白细胞增多。

  4.大多数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酶谱正常。由于这类患者常有小量心肌损伤或微小梗死,或由于短暂冠状动脉闭塞后血栓自溶导致再灌注损伤,故可有血清酶谱轻度增高,但不符合通常的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标准。

  5.心肌肌钙蛋白t 是一种调节蛋白,是心肌细胞损伤的特异性标志。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肌钙蛋白t与血清肌酸激酶mb活性相比是诊断心肌细胞损伤更为敏感的指标。

  6.c反应蛋白和血清淀粉样a蛋白是诊断炎症的敏感指标,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肌酸激酶和心肌肌钙蛋白t浓度正常时,血清c反应蛋白和淀粉样a蛋白浓度已经升高,是预后较差的标志。

  心电图

  1.心电图 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短暂的st段偏移、下降或抬高,和(或)t波倒置经常发生,但不是所有的病人都有的。症状减轻时,st段动态偏移(下降或上升≥1mm)或t波倒置部分消除,是预后较差的重要标志,随之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死亡。出现短暂的 u波倒置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一个少见、隐匿的心电图表现。有前间隔导联st段变化的病人,通常有明显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狭窄,提示高危人群。如能有以前记录的心电图作对比,则诊断准确性将会提高。

  通常,心电图变化随着疼痛的缓解而完全或部分消失。心电图改变持续超过12h提示已发生了无q波型(现多称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如果患者具有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典型病史,或确定的冠心病诊断(先前有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图片异常或有非侵入性运动试验阳性病史),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可根据临床症状特点做出,甚至没有心电图变化。在以前没有冠心病证据和没有心电图变化的病人组中,其临床诊断会缺乏准确性。

  需要提及的是,缺血性胸痛不是短暂急性心肌缺血可靠的或敏感的指标。原发性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伴有各种多样的轻微心电图变化,可先于疼痛或不适症状出现。临床研究发现,多达90%以上的心肌缺血事件不伴有胸痛。24h动态心电图检测发现的缺血表现,可作为住院和随访期间不利结局的预测指标。

1 2 下一页

  • 吴中华

    吴中华

    主任医师擅长:失眠
  • 余立松

    余立松

    主任医师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 蔡长明

    蔡长明

    主任医师擅长:各种不明原因发热、贫血的诊治以及白血病,淋
  • 邵迎新

    邵迎新

    主任医师擅长:甲亢,甲状腺瘤,甲减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