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高血压

首页 > 内科 > 高血压 > 治疗 > 正文

高血压病的精神障碍治疗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28日

全球医院网2011-05-16我要评论

治疗本病可按病程的不同阶段及临床表现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应注意精神治疗和药物治疗的配合。

(一)精神治疗

精神治疗对早期病人有着重大意义。因为有些病人具有明显的疑病倾向。表现敏感,常常过多地顾虑自己的疾病。这时给以恰当及时的精神治疗,常能使病人自身感觉及情绪大为好转,血压也因此趋向稳定或稍降低。精神治疗的内容主要是耐心地解释,使病人了解自己所患疾病的本质,消除不必要的顾虑、恐惧及悲观情绪。指导他们调整生活,注意饮食卫生和主动积极地配合各种治疗措施,树立治愈信心。

(二)调整生活在治疗上有很大意义

饮食应适当选择,多进少盐清淡食物,少用脂肪类及肉类、辛辣食品。合理安排生活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戒烟酒,以及适当参加文体活动等。

(三)药物治疗

1.治疗高血压病的精神障碍,应当以治疗高血压为主,同时控制精神症状。对于前者可参阅内科有关书籍,此处不详叙述。应该注意的是:早期高血压病时,虽然血压升高,但不稳定,不一定使用降压药。必要时可适当服用镇静剂及扩张血管药物。如血压超过正常值范围,持续不降,则应根据高血压病的临床分期选择恰当的降压药。

2.在治疗高血压病的同时,对于明显的精神症状,应根据其临床特点进行治疗。一般应注意保护病人,使其安静卧床、控制兴奋、防止衰歇、防止高血压危象的发生及猝死发生。

(1)对于早期脑衰弱综合征,则应给予与神经衰弱基本相同的治疗方法。对于焦虑、忧郁状态,可适当用抗抑郁药和镇静药,如多虑平、阿米替林、丙咪嗪或泰尔登,或用安定、利眠宁、安宁等,

(2)对于幻觉妄想状态以及意识障碍和兴奋状态,则可选用氟哌啶醇、甲硫哌啶、奋乃静、氯丙嗪等。上述各药的用量应慎重,宜从小量开始,加药也需缓和,待症状控制后即宜减药或停药,不宜长期使用以减少锥体外系副作用的产生。

(3)对于脑卒中发作遗留的瘫痪、失语等,可以施行针灸治疗及坚持恢复功能的训练。对于痴呆病人及生活不能自理者要加强护理。(责任编辑:半山枫叶)

  • 吴中华

    吴中华

    主任医师擅长:失眠
  • 余立松

    余立松

    主任医师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 蔡长明

    蔡长明

    主任医师擅长:各种不明原因发热、贫血的诊治以及白血病,淋
  • 邵迎新

    邵迎新

    主任医师擅长:甲亢,甲状腺瘤,甲减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