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便秘

首页 > 内科 > 便秘 > 治疗 > 正文

行为疗法对便秘和肠道改善有关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28日

本网网2008-03-06我要评论

   英国St Mark’s医院的A V Emmanuel与M A Kamm医生发现,生物反馈疗法对便秘的疗效与大脑对肠道的直接支配神经活动的改善以及肠道运输功能的好转有关,而且这种效果是肠道特异性的。

    由于行为疗法(生物反馈)不仅可以成功治疗特发性便秘患者骨盆底的异常,还可使许多患者异常的肠道蠕动频率正常化,因此,研究人员猜想行为疗法在患者中引起的反应可能是通过改变由大脑发送到肠道的外在自主支配神经信号引起的。为了证明这一猜想,研究人员对下述3个问题进行了研究:1)通过使用粘膜激光Doppler流量计来检测行为疗法是否改变了肠道外在支配神经的活动情况;2)上述自主神经的改变是否具有肠道特异性;3)行为疗法是否改变了肠道的运输功能。

    研究人员对49名患有特发性便秘的患者(44名女性,5名男性,平均年龄39岁)在生物反馈治疗前、后(平均5个疗程)进行了一系列指标评估:利用激光Doppler流量计测量了直肠粘膜的血流量以评估直接外来肠道自主神经活性,RR间隔(心电图中连续两个R波之间的间隔)变异,Valsalva比,体位调节比,咽鼓管充气检查法II期和IV期血压比(II: IV)。并将所有上述评估结果与从26名健康志愿者(19名女性,平均年龄37岁)中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29名便秘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改善:其中每周发生3次便秘的患者数量由治疗前的27名减少到治疗后的9名,需要接受肠道菌群调节治疗的患者数量由治疗前的26名减少到治疗后的9名,需要使用缓泻剂和栓剂的患者数量由治疗前的34名减少到治疗后的9名。

    在肠道运输功能减慢和运输功能正常的患者中,应用生物反馈疗法可使肠道内食物潴留分别减少32%和20%。22名患者在治疗前有肠道运输减慢的症状,治疗后14名患者自述症状有所改善,其中13名患者肠道运输功能恢复正常。

    与治疗后自觉症状无明显改善的患者相比,自述症状有改善的患者其直肠粘膜血流量明显增加(前者与后者增加的比例分别为7%和23%;P<0.03),肠道蠕动的频率也明显加快(增加比例分别为9%和33%;P<0.05)。35名便秘患者有异常的RR间隔变异;33名患者Valsalva比异常;1名患者体位调节比异常;还有1名患者II: IV比异常。在治疗前后所有患者的一般心肺自主神经反射均未发生改变。

    研究人员最后得出结论,生物反馈疗法不仅仅对骨盆底异常有效果。由该疗法带来的较好疗效与大脑对肠道的直接支配神经活性的改善以及肠道运输功能的好转有关。这种效果是肠道特异性的,心血管自主神经反射并不受影响。(责任编辑:杨华)

  • 吴中华

    吴中华

    主任医师擅长:失眠
  • 余立松

    余立松

    主任医师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 蔡长明

    蔡长明

    主任医师擅长:各种不明原因发热、贫血的诊治以及白血病,淋
  • 邵迎新

    邵迎新

    主任医师擅长:甲亢,甲状腺瘤,甲减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