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医院网2011-12-04我要评论
我们都知道“药食同源”,吃对饮食可以防疾病,但是喝酒防疾病你听过吗?其实“酒药食”也是同源的。营养学专家指出,正确使用有些酒类,不但可以提高食品的每位程度,对于疾病有着积极的预防效果。
过去酒多用以提味,食物中加入酒能带来独特风味,包括酸味、甜味和鲜味,还有酒精与食物中其他物质结合,生成崭新的香气以及更具深度的风味。因此,从从汤品、酱料和炖肉,到鲜奶油、蛋糕,乃至舒芙蕾(奶蛋酥),国外厨师都能用葡萄酒料理。
但是其实,中餐也对酒运用颇多。例如醉鸡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用黄酒腌渍;烹煮脂肪较多的肉类、鱼类,中式料理也会用绍兴酒或啤酒帮助脂肪溶解,产生脂化反应,因而生成具特殊香气的酯,使菜肴香而不腻。
边养生边享受:用酒入菜美味又防病
为何厨师对于就如此偏爱呢?其实除了调味之外,防病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酒除了增加风味外,入菜也有营养上的好处。酒也可以做为水之外的油替代品,减少油脂使用与摄取量,还可以起到养生的作用:
1.研究发现,法国人虽然吃很多奶油、动物性脂肪,但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比例却低,原因就是因为红酒。
2.适量饮酒可以减少血栓、降低心血管疾病,甚至阿兹海默症的风险。
3.酒也是一种中药,多数酒类属温性酒,主要进入心、肺、肝、胃等经络,能通补气血、祛风寒,而且味辛能疏导、发散。中医认为,酒为谷物酿造,适时适度使用适合个人体质的酒,还能健脾补胃、帮助消化。
4.属冷性的酒(如啤酒)较少,会走肝、胃、膀胱经,能镇静降压,清热消暑、利湿利尿,较适合体质湿热的人、闷热炎夏时适度饮用。但如果平日肠胃不好,容易拉肚子的人,就不适宜使用。
5.当你减少用油时,就需要找其他替代品来弥补食材的湿润度,葡萄酒就是个不错的选择,用酒做料理就要使用平常会喝的酒类,不要使用标示有料理酒的酒类,反而会增加盐分的摄取。
6.酒也是良好的有机溶媒,许多食材或药材的成分易溶解于酒精之中,借酒的助力,促进渗透和扩散,更能带出食材或药材的功效。
最后要提醒的是,酒精挥发快,建议先用小火烹煮,再加一点水,之后再转大火,就不用担心食材不熟的问题。
小贴士:最适合入菜的5种酒
1、绍兴酒耐高温,酒味香醇,可尝试用于红烧料理。
2、所有酒种中,就属米酒最适合蔬菜炒煮;但若是用米酒头,酒精浓度比米酒高,要注意用量减半。料理米酒含盐,使用不当也易产生苦味和涩味,不太建议使用。
3、红酒多用于红肉煎、炖上;白酒便多用于白肉和海鲜,特别是蒸与煮汤。
4、啤酒因汽泡与麦香,常被利用于煮汤上,麦香也与海鲜很搭。
5、香槟多加入冷汤内,于汽泡未消前冷冻,产生雪泡效果。(责任编辑:凳子)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