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高血压之阴阳两虚症的治疗 导语:根据阴阳理论, 血压作为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现象,血压高者为功能亢进,为阳;血压低者为功能减退,为阴。既有阴虚又有阳虚,称阴阳两虚,其主要表现为;既怕冷又怕……
导语:根据阴阳理论, 血压作为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现象,血压高者为功能亢进,为阳;血压低者为功能减退,为阴。既有阴虚又有阳虚,称阴阳两虚,其主要表现为;既怕冷又怕热,冬天特别怕冷,夏天又特别怕热,这是阴阳失调或阴阳两虚之体质,进补宜采用阴阳并补,养阴温阳和滋阴壮阳等补法。
高血压之阴阳两虚症的治疗
根据阴阳理论, 血压作为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现象,血压高者为功能亢进,为阳;血压低者为功能减退,为阴。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其基本表现的,因此,高血压病的病性应为阳气亢盛,从中医的辨证观点来讲,阳气亢盛又可由不同原因引起,其病又可有虚实之分。通过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肝阳上亢、阴虚阳亢、肝肾阴虚、肝风上扰是高血压病的主要证候 ,痰浊中阻、瘀血阻络是高血压病与体质及并发症密切相关的常见或相兼证候 。
既有阴虚又有阳虚,称阴阳两虚,其主要表现为;既怕冷又怕热,冬天特别怕冷,夏天又特别怕热,这是阴阳失调或阴阳两虚之体质,进补宜采用阴阳并补,养阴温阳和滋阴壮阳等补法。
【症状】头昏且晕、面色觥白、畏寒、肢冷、下肢酸软、夜尿频数、阳痿、滑精,或虚烦、口干、颧红、舌质光而淡红,脉沉细。
【治法】助阳益阴。
【方 药】金匮肾气丸合二仙汤加减。制附子4.5克,肉桂2.5克,仙灵脾、仙茅、山萸肉、熟地各9克,龟版18克,杜仲12克,桑寄生15克。水煎服。
【加 减】心悸、气短,酌加紫石英15克,磁石24克,五味子、炙甘草各4.5克,党参9克。
面足浮肿,加黄芪、白术、防己各9克。
兼阴虚火旺者,去制附子、肉桂,加知母、黄柏各9克,玄参12克。
中医虽无“高血压”病名,从历代中医文献中不难发现,古代医家对高血压病的临床症状、证候表现、病因病机、病程演变规律及防治方法有着很详细的论述。结合近年中医学术界的研究和临床辨证施治的实践认为,高血压病的发生是由于肝、肾、心以及冲任等经络的阴阳、气血失去平衡调和所致。病位在肝,累计肾、心、脾脏腑,其病因主要有情志内伤;饮食失调及劳逸失衡禀赋不足体质虚衰有关。
高血压的发生与先天禀赋和体质盛衰密切相关,体质的强弱主要与内脏阴阳气血的盛衰有关,“肾气”的强弱受之于父母,与遗传因素有关,有的人一出生就具有一些遗传缺陷,预示着今后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相应的疾病。“肾气”又分为阴、阳,肾阴主濡养一身之阴血,肾阳主濡养一身之阳气,若素体偏于肾阴不足,会表现阴阳失衡,产生阴虚阳亢的病理变化。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