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高血压

首页 > 内科 > 高血压 > 护理 > 正文

预防心梗脑梗控制清晨血压是关键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22日

核心提示:预防心梗脑梗控制清晨血压是关键 导语:清晨高血压非常值得警惕,因为此时血压陡然升高很容易诱发脑出血、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塞、缺血性脑卒中、心源性猝死等心脑血管意外。心肌梗塞、脑梗塞等心脑血管……

导语:清晨高血压非常值得警惕,因为此时血压陡然升高很容易诱发脑出血、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塞、缺血性脑卒中、心源性猝死等心脑血管意外。心肌梗塞、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大多发生在人早上醒来刚开始活动时。夜晚睡眠时人们因饮水少等原因,易造成血液黏稠度升高、血小板凝聚,这会使原本已经发生粥样硬化的血管更容易产生栓塞,如果清晨起床时血压再迅速升高,就很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预防心梗脑梗控制清晨血压是关键

心梗是心肌梗塞的总称,心肌梗塞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流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在临床上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清心肌酶升高以及心电图反映心肌急性损伤、缺血和坏死的一系列特征性演变,并可出现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心肌梗塞的原因,多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在此基础上血栓形成,造成血管管腔堵塞所致。按照病因、病理、心电图和临床症状等不同,心肌梗塞可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型,除上述共有的表现外,各有其特殊性。

脑梗是脑动脉梗塞的总称脑动脉梗塞是动脉阻塞后出现相应部位脑组织的破坏,可伴发出血。发病机制为血栓形成或栓塞,症状的性质因病变累及的血管不同而异。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脑梗塞的主要因素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体重超重、高脂血症、喜食肥肉,许多病人有家族史。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

每年11月到来年3月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所有高血压患者都不可掉以轻心。想抵制心脑血管病急性发作,先得从源头血压抓起,尤其要把清晨血压控制好。临床显示,半数左右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清晨高血压的现象,时间主要集中在上午6~10时。为何容易在清晨出现血压飙升的问题呢?人在睡眠时神经活动比较弱,所以心跳较慢、血压较低,而一旦清醒,随着活动增多,人体交感神经开始兴奋,就会促使血压迅速上升。

清晨高血压非常值得警惕,因为此时血压陡然升高很容易诱发脑出血、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塞、缺血性脑卒中、心源性猝死等心脑血管意外。心肌梗塞、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大多发生在人早上醒来刚开始活动时。夜晚睡眠时人们因饮水少等原因,易造成血液黏稠度升高、血小板凝聚,这会使原本已经发生粥样硬化的血管更容易产生栓塞,如果清晨起床时血压再迅速升高,就很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由此可见,控制好清晨血压,能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专家建议如下:

1。定期监测血压

除了诊室偶测血压以及动态血压监测外,高血压患者应掌握家庭自测血压方法,勤测血压,每天起床后至少要测一次,及时掌握清晨的血压状况。

2。生活方式干预

防治清晨高血压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减少盐分的摄入、平衡膳食、进行体育锻炼、维持体重、消除紧张情绪、保持足够睡眠等。运动方面,应注意在清晨起床后宜进行较小量的活动,切忌起床后即参加大量活动。

3。药物配合

清晨高血压患者尽量使用长效制剂;如果使用中短效降压药,应在清晨醒后即服1次降压药,再于下午2时左右服药1次,晚上忌用;由于清晨高血压与血小板的稳定性相关,因此口服阿司匹林既可增加清晨高血压的疗效,又可预防血栓形成。

气候变化是诱发急性心肌梗塞和脑梗塞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两者的病因又是一样的,都是由于动脉血管的粥样硬化引起的。在寒冷的季节里,应加强防备病情突变。以防止因血压升高而给身体带来种种不适!

  • 吴中华

    吴中华

    主任医师擅长:失眠
  • 余立松

    余立松

    主任医师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 蔡长明

    蔡长明

    主任医师擅长:各种不明原因发热、贫血的诊治以及白血病,淋
  • 邵迎新

    邵迎新

    主任医师擅长:甲亢,甲状腺瘤,甲减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