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痛风

首页 > 内科 > 痛风 > 治疗 > 正文

痛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18日

痛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痛风的起因是血尿酸过多,按高尿酸血症形成的原因,可将痛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在此基础上,根据尿酸生成和代谢情况,又可进一步分为生成过多型和排泄减少型。那么痛风的治疗有哪些呢?

一、痛风的治疗——急性期的治疗

1、秋山仙碱,首次1mg0.5mg/次,1次/h,直至症状缓解,或发生胃肠道瓜或达最大量6mg/d为止;第2天始0.5mg/次,每日2~3次,维持数日后停药。注意白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2、非甾体抗炎药:

(1)吲哚美辛苦(消炎痛),25mg/次,每日3次。

(2)扶他林,25~50mg/次,每日3次。

(3)其他如奇诺力、芬必得、布洛芬、萘普生、炎痛喜康等均可选用。

3、糖皮质激素:当上述药物对于痛风的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时采用,不宜长期用,疗程2~3天。泼尼松5~10mg/次,每日3次。

二、痛风的治疗——间歇期和慢性期的治疗

目的是血尿酸控制在正常范围,预防痛风急性发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排尿酸药:适用于血尿酸水平高,肾功能尚好的病人,应碱化尿液,多饮水。

(1)羧苯磺胺,商品名丙磺舒,250mg/次,每日2次,2周后增至500mg/次,每日3次数。少数病人可有发热、皮疹、胃肠道反应及痛风急性发作不良反应。

(2)苯磺唑酮,50mg/次,每日2次,逐渐增至100mg/次,每日3次。适用于难治病例,与丙磺舒有协同疗效,消化性溃疡病人慎用。

(3)苯溴马龙,25mg/次,每日1次,逐渐增至10—100mg/d。其降尿酸作用更强,具有毒性低、不影响肝肾功能的优点。

2、抑制尿酸生成药:适用于尿酸生成过多,用排尿酸药无效或过敏,肾功能减退或有尿路结石者,与排尿酸药有协同作用,不良反应有发热、皮疹、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和骨髓损害。

另嘌呤醇,口服,100~200mg/次,每日3次。

三、痛风的治疗——肾脏结石的治疗

1、摄入大量液估,至少3L/d。

2、碱化尿液,口服碳酸氢钠1~2g/次,每日3次。

四、痛风的治疗——一般治疗

痛风的治疗最应控制饮食,防止肥胖,避免进食高嘌呤饮食忌酒。

五、痛风的治疗——其他

相关阅读

  • 吴中华

    吴中华

    主任医师擅长:失眠
  • 余立松

    余立松

    主任医师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 蔡长明

    蔡长明

    主任医师擅长:各种不明原因发热、贫血的诊治以及白血病,淋
  • 邵迎新

    邵迎新

    主任医师擅长:甲亢,甲状腺瘤,甲减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