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是血液病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同时也是危害最大的,儿童是白血病的高发人群,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白血病发病率如此之高呢?专家说引起白血病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与电离辐射、遗传、病毒感染的发生有很大关系。
对于白血病的诱因,很多人都认为白血病是受到了化学因素影响所引起的,其实,引发白血病发生的原因有化学因素医学的调查,如果发现单卵性双胎中有一人患有了白血病,那么另一人患白血病患者的机会就比较高,较常人会高五倍,较双卵性双胎的发病率高十二倍。
经过专家对白血病的诱因分析得出,该病的发生可能与电离辐射(IR)有关,电离辐射可以产生离子对的电磁波,当细胞被IR源穿透时,就会和原子以及分子发生随机碰撞,最后产生自由基、离子、或其它分子的改变。细胞内的任何一种分子都有可能会受到IR的影响,但只有DNA这些分子是最重要的成分。
专家从人类基因的角度考虑,很多的疾病都可能与遗传基因有关系,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在相同的环境下,有的人会得白血病,而有的人不会患白血病,即便是患了该病,不同的患者轻重程度也不同,治疗也会不同。
此外,某些时候病毒也会诱发重症血液疾病,所以认为病毒感染也可能诱发白血病,专家指出,诱发白血病的病因有很多,病毒因素是其中的一种。由于病毒的传播性比较广泛,虽然在动物之间也能够相互传播,但还没有表明可以在人群之间发生相互感染的情况。
白血病的病因有哪些?
(1)病毒
早已证实C型RNA肿瘤病毒或称逆转录病毒是哺乳类动物如小鼠,猫,牛,绵羊和灵长类动物自发性白血病的病因,这种病毒能通过内生的逆转录酶按照RNA顺序合成DNA的复制品,即前病毒,当其插入宿主的染色体DNA中后可诱发恶变。
肿瘤病毒携带有病毒源瘤基因(v-onc),大多数脊椎动物(包括人的细胞)基因体内有与v-onc同源的基因称源瘤基因,v-onc被整合入宿主细胞的基因体内后可使邻近的基因发生恶变,逆转录病毒的感染也可致源瘤基因激活,成为恶性转变的基因,导致靶细胞恶变,进入体内的病毒基因即使不含有v- onc,如果改变了基因的正常功能,也有可能引起白血病。
人类白血病的病毒病因研究已有数十年历史,但至今只有成人T细胞白血病肯定是由病毒引起的。
(2)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和某些白血病发病有关,白血病患者中有白血病家族史者占8.1%,而对照组仅0.5%,近亲结婚人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率比期望值30 倍,某些染色体有畸变,断裂的遗传性疾患常伴有较高的白血病发病率,如Down综合征,先天性血管扩张红斑症(Bloom综合征)和Fanconi贫血等。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50%有一种特殊掌纹,称为Sydney线,白血病和HLA抗原型别有某种联系,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常伴HLA-A2和A9等,都说明遗传因素和白血病的发病有某种联系,但对大多数白血病而言,白血病毕竟不是遗传性疾病。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