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白血病

首页 > 内科 > 白血病 > 介绍 > 正文

中国建成首个慢性髓性白血病检测标准化平台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29日

白血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该病的治疗难度是比较大,主要原因是没有一个行业标准。所以说建立一种标准化的体系建设很重要。

“中国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简称慢粒)分子学检测标准化平台的搭建及标准化项目的顺利推动,将为更多的慢粒患者带来益处。”北大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黄晓军教授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监测”对慢粒的治疗非常重要。但是,目前全国并没有统一的检测试剂及统一的检测方法,报告也不统一。“因此,建立标准化的检测体系非常重要。”

据了解,由于检测方法不同、检测试剂有异,我国各个医疗机构之间的慢粒相关基因检测结果不能互认。为此,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牵头实施中国慢粒患者多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标准化项目。该所于近日成功实现与国际一级参考实验室――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实验室的样本互换,成功获得有效的实验室间转换系数(CF),这标志着该所成为我国第一个慢粒检测标准化平台,为推进我国慢粒相关基因检测标准化和国际化奠定了基础。

“在我国,每100名白血病患者中,就有13名是慢粒患者。”黄晓军透露,患者一旦罹患慢粒,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的方法,使得生活不受疾病影响。但治疗期间的患者需要密切进行疗效监测,以达到明确治疗阶段和评价治疗效果的目的。

黄晓军解释说,国际指南将主要分子学缓解(MMR)确定为慢粒的理想治疗目标,认为只有PCR检测能发现慢粒特异性基因(BCR-ABL)残留,并把每3个月使用PCR进行一次分子学监测作为治疗评估指标。我国从2000年就开始检测BCR-ABL,但全国一直没有统一的检测试剂和统一的检测方法,辗转就医的患者不仅要花冤枉钱重复检测(每检测一次花费500元―600元),而且难以得到准确和稳定的检测服务。

始于2010年的中国CML患者PCR标准化项目,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医院、浙江大学一附院、广东省人民医院等10家医院共同实施,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为“标杆”,其余9家医院与其进行样本交换结果比对以获得稳定的CF,迄今已经比对5次,结果显示,各医院的实验技术已趋于成熟稳定。目前,上述10家医院检测技术的校准方式是: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采集患者样本,每个样本分装10份,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保留1份进行检测,另9份分发至另外9家医院,各自检测后将检测结果汇总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行校准。

据悉,中国PCR监测标准化平台已取得初步结果。该项目计划2013年再新增10家中国CML患者PCR标准化项目监测中心。

推荐阅读》》

 白血病应该怎么样才能吃好

慢性白血病治疗原则是什么

相关阅读

  • 吴中华

    吴中华

    主任医师擅长:失眠
  • 余立松

    余立松

    主任医师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 蔡长明

    蔡长明

    主任医师擅长:各种不明原因发热、贫血的诊治以及白血病,淋
  • 邵迎新

    邵迎新

    主任医师擅长:甲亢,甲状腺瘤,甲减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