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高血压

首页 > 内科 > 高血压 > 护理 > 正文

高血压认识误区及时纠正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29日

高血压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但是人们对它的看法却千奇百怪许多人对它的了解甚至是通过道听途说而来的这些对于高血压的治疗都是极为不利的。也因为缺乏正确的引导在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存在着许多误区。

下面我们就对各种高血压的治疗误区进行及时的纠正

一、高血压不一定需要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措施是治疗高血压、高血压病、临界性高血压的首选方法和基础疗法目前研究证明有效的非药物疗法有1.控制体重;2.限盐摄入;3.戒烟;4.避免情绪波动;5.合理运动。

二、凡能降低血压的药不一定是理想药

降压不是治疗高血压的唯一目的也不是评定药物疗效的唯一标准。理想的降压药物应该在降压的同时不影响脂质代谢和糖代谢保护“靶器官”无明显不良反应这类药物适合长期服用才是最为理想的药物。

三、高血压与高血压病不同

世界卫生组织把高血压的标准定为正常成年人为18.66/11.99千帕或以下高血压为21.33/12.66千帕或以上临界性高血压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如果连续3日在早晨起床前测得血压超过21.3/12.7千帕(160/95毫米汞柱)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但与高血压病还不能等同。高血压病是病因尚未十分明确而以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占所有血压升高疾病的90%。另有约10%为继发性高血压。

四、降压越快、越低≠越好、越安全

一般来讲除了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需要紧急降压外其余高血压病人即使血压水平较高的Ⅱ、Ⅲ期高血压病患者也应平稳而逐步降压。血压下降过快、过低极易发生脑缺血、体位性低血压。另外有的高血压病人常将一天降压药的最后一次放在临睡前或仅在睡前服一次降压药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是危险的。当人体处于静止状态血压可自然下降20%而且以睡后2小时最为明显。倘若病人临睡前服了降压药2小时也正是药物的高浓度期可导致血压明显下降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而使病人发生意外。有临床研究报道致命性脑血管意外中约有40%是由于低血压所致特别是70岁以上的老年人若收缩压低于13.3千帕(100毫米汞柱)或低于原有血压15%~20%则更易发生脑血栓。因此科学家强调按人类生物钟用药即上午9~10点、下午14~15点各用一次降压药更为安全有效。

以上是常见的人们对高血压的常识以及治疗方面的误区这些误区的存在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是一种严重的安全隐患它们错误地指向着人们的治疗观念。所以希望通过相关的介绍大家能够重新对高血压有一个更加直观准确的了解。

相关阅读

  • 吴中华

    吴中华

    主任医师擅长:失眠
  • 余立松

    余立松

    主任医师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 蔡长明

    蔡长明

    主任医师擅长:各种不明原因发热、贫血的诊治以及白血病,淋
  • 邵迎新

    邵迎新

    主任医师擅长:甲亢,甲状腺瘤,甲减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