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高血压

首页 > 内科 > 高血压 > 护理 > 正文

高血压眼病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29日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我国群体发病率为5.11%。病人中约70%有眼底改变。眼底阳性率与性别无关但与病人年龄有比较密切的联系年龄愈大阳性率愈高。临床常见的呈慢性经过的高血压病患者中眼底阳性率与病程长短呈正比;病程时间较长者眼底阳性率亦较高。血压增高程度与眼底阳性率基本平行舒张压增高对眼底病变的作用更为显著。眼的屈光状态对高血压病眼底阳性率有一定影响;远视眼高于正视眼近视眼则低于正视眼。

原发性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是由于高血压引起。高血压眼病以视网膜动脉收缩乃至视网膜、视乳头病变为主要表现。在视乳头周围约4~6乳头直径的部位上以视网膜灰色水肿小动脉中心反射增强动静脉交叉征鲜红色火焰状出血棉絮状白斑黄白色发亮的硬性渗出及黄斑星状图谱为主要特征。多发于40岁以后。高血压眼病眼底病变的程度与高血压时间长短及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高血压眼病随着血压下降和控制眼底出血渗出等病变也逐渐好转一般效果很好但到晚期效果较差。高血压分为缓进型和急进型两类。临床所见的绝大多数为缓进型病程进展缓慢;急进型多发生于青壮年病初即迅速发展或经数年的缓慢过程而后突然发展。

临床现在

(1)眼底检查①视网膜动脉痉挛期见于高血压的初期视网膜动脉普遍性或局限性狭窄弯曲动静脉比例失常;由正常的2∶3变为1∶2或1∶3动脉变直分支角度变锐;动静脉交叉后之小静脉曲张尤以黄斑部周围之小血管可呈典型的螺旋形弯曲。②视网膜动脉硬化期主要表现动脉变细反光增强及交叉压近征。正常动脉反光的宽度约为该动脉管经的1/4~1/3。当动脉硬化时因有血管壁增厚和玻璃体变性参于管壁反光故反光增强而加宽外观呈铜丝样。当进一步硬化时由于管壁密度增加几乎看不到血柱反光则形成银丝状。在动静脉交叉处由于硬化看不到血柱反光则形成银丝状。在动静脉交叉处由于硬化动脉对静脉的压迫、推动等因素可见轻重不等的压迫征。表现为交叉处之静脉隐没或交叉之两端静脉消失或交叉之静脉偏斜或静脉压陷或静脉拱形。③视网膜病变期a、出血浅层出血者呈线状、火焰状或片状深层出血多为圆点状或圆块状。b、渗出物。c、软性渗出物位于视网膜表层大小不一的棉絮状渗出物。d、硬性渗出物位于视网膜深层呈黄白色小点状边缘清晰。e、黄斑部星状图谱由多数单纯或融合的发亮黄白点组成。f、视网膜神经病变期本期是视网膜病变加上视乳头水肿静脉怒张动脉显著变细。

(2)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在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早期可见视网膜动脉及毛细血管狭窄当毛细血管血流量养活到严重程度时视网膜出现棉絮状白斑围绕毛细血管缺血区可见扩张纡曲的毛细血管及微血管瘤毛细血管渗漏及硬性渗出视乳头水肿和视乳头周围毛细血管扩张荧光渗漏也可有微血管瘤。脉络膜血管显影不规则、血管充盈延缓有许多大小不等的玻璃疣。

治疗

1.全身治疗

2.激光光

3.高血压眼底病变的五色疗法

治此病宜根据血压、眼底的变化及病程的久暂首变情志内伤及劳损虚亏。情志内伤多肝郁化火肝阳上扰头目治宜清心平肝;劳损多为肾阴亏损肝阳上亢治宜滋阴潜阳阴虚及阳乃为下虚上实宜用黑色入肾玄参、熟地等药物为主方能因足阳藏固本治根万不可误投辛升温散之品。

 

  • 吴中华

    吴中华

    主任医师擅长:失眠
  • 余立松

    余立松

    主任医师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 蔡长明

    蔡长明

    主任医师擅长:各种不明原因发热、贫血的诊治以及白血病,淋
  • 邵迎新

    邵迎新

    主任医师擅长:甲亢,甲状腺瘤,甲减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