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高血压

首页 > 内科 > 高血压 > 护理 > 正文

高血压患者定期测下肢血压可有效预防动脉病变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29日

导语50岁以上或冠心病中、高危人群应将测量四肢血压作为常规检查而对于健康人也应在测量上肢血压的同时定期增加测量下肢血压如发现上下肢血压差消失、变小或为负值的现象应考虑周围血管疾病引起大动脉炎症、纤维化、粥样硬化、狭窄甚至闭塞。及时掌握四肢血压的变化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变的部位了解病变的程度及治疗效果。

 

高血压患者定期测下肢血压可有效预防动脉病变

每逢测血压大多数人都会捋起袖子、伸右臂做好准备动作。测右上臂肱动脉血压是适用于大多数人的血压测量标准方法一些相对特殊人群还有期它测量的方法而对于首诊为高血压以及有期它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最好测量双测上肢血压有些还需要测量下肢血压。 国际通行的测量血压的标准是正常人的血压测量部位一般选在右上臂。而对于初诊病人应分别测量左、右两侧上肢血压以做对照如果双侧血压相差不大(小于10mmhg)以后只测量右上臂血压就可以了。如果患者双上肢血压相差在10mmhg以上则要引起意可能存在一些血管疾病比如血压偏低的一侧可能存在动脉狭窄或大动脉炎。测量下肢血压也很重要。正常情况下同侧下肢的血压一般比上肢高出20~40mmhg。但当下肢血压低于或者等于上肢血压的时候往往提示主动脉或股动脉有动脉硬化、动脉狭窄等病变。

据美国心脏协会(AHA)第五次预防学术会议指出50岁以上或冠心病中、高危人群应将测量四肢血压作为常规检查而对于健康人也应在测量上肢血压的同时定期增加测量下肢血压如发现上下肢血压差消失、变小或为负值的现象应考虑周围血管疾病引起大动脉炎症、纤维化、粥样硬化、狭窄甚至闭塞。及时掌握四肢血压的变化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变的部位了解病变的程度及治疗效果。

如在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下肢动脉闭塞时血压测不出或常有血压增高;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侵犯上肢和下肢时则患肢血压测不出;大动脉炎可有上肢血压测不出或为上肢高血压和下肢低血压。发现这些问题后应尽早做相应部位X线、CT、血液流变学、超声或磁共振等相关检查进一步明确病情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此外高血压患者一旦感到下肢疼痛、痉挛或冰冷也应该在测量上肢血压的同时再测量下肢血压。如果测量结果显示上肢血压明显偏高而下肢血压偏低甚至无血压可能存在外周动脉疾病或动脉狭窄等病变。患者需要到医院做超声波扫描及其它检查进一步明确病情。

因动脉是供血的通道无论是器质性改变(如狭窄或闭塞)或功能性疾病(动脉痉挛)都将造成动脉血供不足而引起缺血性临床中心表现。病程往往呈进展性后果至于严重。加之若患有高血压病症治疗起来相当麻烦对病人身体也带来一定的伤害。所以高血压患者除了要坚持治疗使血压平稳下降以外也要定期测下肢血压以便有效预防动脉病变。

凤凰中医整理转载请明出处

延伸阅读

人到中年舒张压偏高应当治疗

高血压疾病表现之肺动脉高压

轻度高血压有利于老年人大脑

脑出血并不是高血压的“专利”

相关阅读

  • 吴中华

    吴中华

    主任医师擅长:失眠
  • 余立松

    余立松

    主任医师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 蔡长明

    蔡长明

    主任医师擅长:各种不明原因发热、贫血的诊治以及白血病,淋
  • 邵迎新

    邵迎新

    主任医师擅长:甲亢,甲状腺瘤,甲减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