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高血压

首页 > 内科 > 高血压 > 治疗 > 正文

中医的降压疗法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29日

高血压病发病原因大体是先天不足、七情郁结、嗜食肥厚、内伤虚损、肝风内动、郁而化火、痰湿化热、气病及血导致人体阴阳失调气化升降失常破坏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协调性。本病病变在肝病源在肾。阴虚为本阳亢为标阴虚与阳亢往往先后同时出现或偏于阴虚或偏于阳亢阴虚主要是肾阴虚阳亢主要是肝阳亢。阴虚日久可转化阳虚气病及血可见瘀血阻滞之象。早期以实证或本虚标实为主晚期以虚证为主。

1.肝肾阴虚水不涵木

症状头昏耳鸣视物模糊腰腿酸软舌质红或绛苔少脉细或细弦。

本证可见于高血压病I~Ⅱ期眼底动脉硬化I~Ⅱ级。

治法滋养肝肾平肝清火。

方剂杞菊地黄丸(《医级》)加减。

药物枸杞子、菊花、熟地、丹皮、制首乌、黑芝麻、葛根、女贞子、珍珠母等。

2.肝郁化火火邪上炎

症状头痛头胀面红目赤口苦咽干急躁易怒胸中烦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本证可见于高血压病I~Ⅱ期亦可见于高血压病危象和急进型高血压。

治法清肝泻火养阴通利。

方剂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加减。

药物龙胆草、山栀、黄芩、菊花、生地、白芍、黑芝麻、泽泻、车前子、生大黄等。

3.阴虚肝旺内风时动

症状头目时常眩晕目胀耳鸣心中烦热情绪激动舌质红苔薄白脉弦长有力。

本证可见于高血压病Ⅱ期眼底动脉硬化Ⅱ级。

治法滋阴潜阳镇肝熄风。

方剂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加减。

药物怀牛膝、龟甲、元参、白芍、牡蛎、石决明、黄芩、钩藤、柏子仁等。

4.痰湿郁阻肝风内动

症状眩晕头重且痛胸闷泛恶心悸痰多舌质淡红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或滑。

本证可见于高血压病Ⅱ期眼底动脉硬化Ⅱ级血脂偏高。

治法健脾除湿化痰熄风。

方剂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加减。

药物陈皮、半夏、白术、天麻、茯苓、泽泻、钩藤、桑葚子、山楂、黄芩、竹茹、决明子等。

5.冲任不调上盛下虚

症状头部烘热升火出汗腰酸失眠烦躁不安浮肿月经不凋舌质淡红苔薄腻脉细弦或细数。

本证多见于高血压病合并妇女更年期综合征。

治法调理冲任补肾泻火。

方剂二仙汤(上海曙光医院)加减。

药物仙灵脾、当归、知母、黄柏、白芍、枸杞子、益母草、车前子、葛根、牡蛎、石决明等。

6.瘀血阻滞脉络失和

症状眩晕头痛麻木胸闷或痛舌质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或涩或细结。

本证可见于高血压病Ⅱ一Ⅲ期或左心室肥厚有靶器官损害表现。

治法活血化痰清肝和络。

方剂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加减。

药物赤芍、川芎、桃仁、红花、丹参、葛根、地龙、豨莶草、女贞子、生地、山栀等。

7.阴损及阳阴阳两虚

症状头晕耳鸣腰酸健忘肢冷尿频阳痿或气促、浮肿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或结。

本证可见于高血压病Ⅱ~Ⅲ期眼底动脉硬化Ⅱ~Ⅲ级有靶器官损害表现。

治法温补肾阳养阴活皿。

方剂右归丸(《景岳全书》)加减。

药物熟地、山药、山萸肉、仙灵脾、巴戟天、当归、菟丝子、杜仲、制附子、茯苓等。

 

  • 吴中华

    吴中华

    主任医师擅长:失眠
  • 余立松

    余立松

    主任医师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 蔡长明

    蔡长明

    主任医师擅长:各种不明原因发热、贫血的诊治以及白血病,淋
  • 邵迎新

    邵迎新

    主任医师擅长:甲亢,甲状腺瘤,甲减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