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合理的进行运动训练是防治高血压的重要手段之一,因为适当的进行一定量的运动之后,血压值会比安静时的血压值偏低。长期坚持运动,安静时的血压值也可以有效的降低。患有轻度高血压的人适当合理的进行运动训练,降压效果比使用药物降压的效果要好,确实有人通过合理适当的运动训练,坚持一段时间之后,成功的脱离药物降压。不过,在运动过程当中,要采用科学合理的运动方式,以防没有用药而造成不利的后果。
运动类型
步行其优点是非常方便,很适于操作,容易被接纳。一般五六十岁的人在良好的条件下,每分钟行60步,运动20?60分钟,时间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这样有助于改善心血管的代谢功能。过去我们要求一天1次,现在提倡年龄偏大、体质较弱的老年人,可以将整个运动在一天中分为几次完成。步行注意姿势,尽量保持均匀呼吸。
慢跑每天跑25分钟以上,每周至少3-5次,一般来说,慢跑适用于年轻人、体质较好的人。老年人散步已经足够。跑的时候精神要放松,地面要平坦,鞋子要宽松,两手紧握拳,身体自然放松,跑步的时候呼吸也不能太急促。
骑车下雨天在家里运动,可原地跑步,或用登山机、原地自行车等。
太极拳太极拳是一项非常好的运动。美国做过一个研究,两组情况差不多的人员,其中一组进行太极拳训练0.5-1年后,发现他们的平衡性和防跌倒能力普遍增强,而另一组没有参加训练的人则没有明显改变。
慢性高血压病人在运动中要注意,运动后常常会出汗,汗出多了血液会浓缩,要注意补充相应的水分和盐分。我们常常和老同志讲,中国的茶水就是很好的保健品。老年人要多喝水,血脂偏高、胃肠道功能差都会改善。
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掌握得当才能保证运动的效果,高血压运动疗法倾向于中低强度。研究表明,低强度运动的降压作用比高强度的运动更好。尤其是对中度以上的高血压患者,不提倡高强度运动。
怎样确定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强度呢?有种简单的判断方法,是看运动时的最大心率。国外的一般参考数是220减去年龄,再乘上50%~60%,体质好的人乘的百分数就略多一些,患有高血压的患者最好略偏低一些。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指标,就是你自己当时的感觉。譬如,运动同时可以说话、哼歌为适宜。
运动后以不发生头晕、心慌气短,不是非常疲劳为度。如果运动结束后一个小时心跳频率还是高于平时,那就是运动强度过大。运动后晚上难以入睡,或第二天过于疲乏醒不来,也提示运动强度可能过大了。
提醒大家,结合这两方面找出适合自己的运动强度和衡量方式。
还要注意的就是,要从小运动量开始,不能猛然增加运动量,突然做高强度运动。运动前做好充分的热身工作,运动后做好整理工作非常必要。
高血压病人运动八注意
1.注意环境气候变化,保暖防寒,衣服、鞋子要选择好。
2.场地、线路也要挑选好,避免与车辆相撞。
3.运动时不可空腹或过饱。
4.社区里如有拔河等运动不要参加,因为不适合老年人。
5.运动时适当交谈,不可过度兴奋。
6.运动后如有无力、恶心感,说明运动量过大,需要调节。
7.运动疗法需要一段时间后才会见效,所以一定要长期坚持。
8.完善自我管理,经常自测血压,保持血压在正常值范围。
另外,有一部分高血压患者是不适合进行运动防治的。如有高血压患者伴随有头晕、心绞痛、血压剧烈波动的现象,各项指标不是很稳定的,应优先采用药物治疗,直到病情稳定之后,再展开合理的运动疗法。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也不适合直接采用运动疗法,继发性高血压患者需要先确定高血压的病因,然后针对首先进行治疗原发疾病,待病情得到控制,身体各项指标稳定之后,再采用合理的运动疗法,才能有效的控制高血压。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