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表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食疗等,其中药物治疗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非甾类抗炎药、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生物制剂、糖皮质激素、植物药制剂和外科治疗等,具体方法如下:
1、非甾类抗炎药(NSAIDs):这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合酶(COX)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而具有抗炎、止痛、退热及减轻关节肿胀的作用,是临床最常用的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药物。非甾类抗炎药对缓解患者的关节肿痛,改善全身症状有重要作用。其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症状、肝和肾功能损害以及可能增加的心血管不良事件。
2、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该类药物较非甾类抗炎药发挥作用慢,大约需1~6个月,故又称慢作用抗风湿药(SAARDs)这些药物可延缓或控制病情的进展。常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包括如下几种。
3、生物制剂:是目前积极有效控制炎症的主要药物,减少骨破坏,减少激素的用量和骨质疏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生物制剂主要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 -α拮抗剂、白细胞介素(IL)-l和IL-6拮抗剂、抗CD20单抗以及T细胞共刺激信号抑制剂等。
4、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能迅速改善关节肿痛和全身症状。在重症类风湿关节炎伴有心、肺或神经系统等受累的患者,可给予短效激素,其剂量依病情严重程度而定。针对关节病变,如需使用,通常为小剂量激素(泼尼松≤7.5mg/d)仅适用于少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5、植物药制剂
(1)雷公藤:对缓解关节肿痛有效,是否减缓关节破坏尚乏研究。一般给予雷公藤多苷30~60 mg/d,分3次饭后服用。主要不良反应是性腺抑制,一般不用于生育期患者。其他不良反应包括皮疹、色素沉着、指甲变软、脱发、头痛、纳差、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骨髓抑制、肝酶升高和血肌酐升高等。
(2)白芍总苷:常用剂量为600mg,每日2~3次。其不良反应较少,主要有腹痛、腹泻、纳差等。
6.外科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经过积极内科正规治疗,病情仍不能控制,为纠正畸形,改善生活质量可考虑手术治疗。但手术并不能根治类风湿关节炎,故术后仍需药物治疗。常用的手术主要有滑膜切除术、人工关节置换术、关节融合术以及软组织修复术。
萝疤崾荆嚎戳艘陨险饷炊嘀种瘟品椒ǎ?加欣喾缡?亟谘椎呐笥咽欠窀芯醯搅艘恍┫M??没错,现代医疗技术这么发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已经不成问题,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体质和具体病情的方法,如果你不清楚,可以详细咨询新浪中医。
荐阅读:孩子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