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医学调查显示:约有2/5老年中风、1/4心肌梗塞是由低血压引起的。
收缩压持续低于90毫米汞柱(12千帕以下),和舒张压低于60毫米汞柱(5.3千帕以下),伴有精神怠倦、乏力、头晕、目眩、畏寒、手足发冷、眼前发黑、健忘、思维迟钝等症状,即可诊断为低血压。
当前,中老年人群常见的低血压有七种类型:
一是体位性低血压,也称为直立性低血压。血压急剧下降,多发生于由平卧位、坐位突然起立时或者长时间站立之后。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老年人神经调节功能低下,动脉硬化,大脑供血机能减退。
二是运动性低血压。人们在参加运动时如果精神过于紧张,或久蹲后突然起立,很有可能会发生一过性低血压现象,出现头晕、耳鸣、眼前发黑等一系列症状,严重者会当场发生昏厥。发生此种情况时应立即停止运动,经适当休息后多数可自行缓解。
三是体质性低血压。多见于体质瘦弱的老年妇女,并可有家族遗传倾向。患者平时有头晕、心跳、乏力的感觉,往往在医院查不出什么病。这是因老年人心肌张力减弱,血管壁弹性丧失所致。
四是药物性低血压。如服用降压药如甲基多巴、胍乙啶、优降宁等,安定类药如氯丙嗪、奋乃静等,利尿药双氢克尿噻、速尿等,抗心绞痛药如消心痛、硝酸甘油等,也可引起低血压。
五是继发性低血压。常继发于急性失血、心脏病发作、慢性贫血、糖尿病、脑动脉硬化、中风等慢性疾病,病人嗜睡、虚弱、头晕、视力障碍。
六是排尿性低血压(或称排尿昏厥)。多发生在排尿时或排尿后突然晕倒,神志不清,约1—2分钟可自行恢复。
七是餐后低血压。餐后低血压多发生于老年人空腹锻炼后,这时血糖及血压都有所下降,接着用餐,引起内脏及全身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便发生了餐后低血压,表现出眩晕及晕厥症状。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