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心肌炎

首页 > 内科 > 心肌炎 > 治疗 > 正文

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26日

治疗方法:

邪毒犯心:先有发热,全身酸痛,头痛,咽喉疼痛,咳嗽,流涕等症,数天后出现心烦心悸,胸部闷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脉来疾数或结代,心律不齐,舌尖偏红,苔黄厚腻。治法:清热解毒,祛邪宁心。

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处方:银花15g,连翘15g,板蓝根15g,苦参10g,羌活9g,太子参12g,丹参12g,麦冬10g,柏子仁9g,炙甘草3g。加减:发热甚加石膏、知母;咽喉疼痛加玄参、马勃;热毒深重加贯众、栀子、大青叶;胸闷塞感加瓜蒌、远志。常用成方:银翘散、桑菊饮、人参败毒散、参苏饮等。

心脾血虚:心悸气短,动则加甚,平时经常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倦怠无力,纳呆腹胀,大便偏稀或溏薄,脉象细弱或见结代。舌淡苔薄。治法:健脾宁心,补血安神。处方:黄芪12g,当归9g,阿胶3g(另冲),龙眼肉3g,柏子仁12g,酸枣仁12g,茯神12g,生地15g,丹参30g,炙甘草6g。

加减:心烦不寐者可加夜交藤、合欢皮;早搏频发者可酌加苦参;面黑舌紫血瘀加川芎、赤芍。用法:阿胶一味另炖,然后冲入煎好汤药中口服。常用成方:归脾汤、当归补血汤、参芪益气汤、保元汤 。

气阴两虚:心悸怔忡,胸闷气短,低热,心烦,口干咽燥,盗汗或自汗,面色少华,失眠多梦,神疲乏力。舌质淡红或偏红,少津,脉细弱兼数或结代。

治法:益气养阴,宁心复脉。处方:知母6g,黄柏9g,生地12g,玉竹12g,麦冬15g,龙骨、牡蛎各20g,酸枣仁12g,柏子仁12g,党参20g,炙甘草6g。加减:心悸频,脉呈结代,重用炙甘草;午后低热加地骨皮;脑痛胸闷较甚加瓜蒌皮;失眠严重加服朱砂安神丸。

用法:方中龙骨、牡蛎应先煎20~30分钟,然后放入其他药物共煎,每日1剂,分2次服。常用成方:可选炙甘草汤、生脉散、天王补心丹加减复脉汤等方。

气滞血瘀:经常胸闷,心悸怔忡,心前区间隙性刺痛感,有时向肩背部放射,且痛处固定不移,颈部可见青筋暴露,口唇紫绀,舌质紫黯,边有瘀点,脉以细涩结代为主。治法:理气活血,宁心安神。

  • 吴中华

    吴中华

    主任医师擅长:失眠
  • 余立松

    余立松

    主任医师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 蔡长明

    蔡长明

    主任医师擅长:各种不明原因发热、贫血的诊治以及白血病,淋
  • 邵迎新

    邵迎新

    主任医师擅长:甲亢,甲状腺瘤,甲减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