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高血压

首页 > 内科 > 高血压 > 治疗 > 正文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有优劣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08日

  高血压的可怕之处,在于长期升高的血压会引发心衰、冠心病、中风、高血压肾病等一系列疾病,严重的还会导致猝死。

  我国是世界上受高血压危害最严重的国家,据2002年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估计患病人数超过1.6亿。面对高血压如此高的发病率和严重并发症,我国高血压的控制率却极低,能够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的患者仅占6.1%。

  然而,西药需终生服用,服西药后血压易反弹、波动,西药有副作用,等等,众多因素让多数高血压患者难以下定决心坚持服用西药,而把目光投向传统中医药。

  血压计发明于19世纪,西医也是从那以后才开始测量血压,并开始了对高血压治疗的研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有了一套系统的理论和方法。中医虽然历史悠久,却并没有高血压的概念。那么,中医在治疗高血压方面还有自己的优势吗?与西医相比,它的劣势又有哪些?人们在使用中药降压时,是否也有一些误区呢?

  5大优势

  根据其临床表现,高血压病属于祖国医学“头痛”、“眩晕”范畴。《黄帝内经》中“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是对高血压的最早认识。

  1.症状改善明显

  高血压的症状主要包括:

  (1)血压升高导致的不适。头晕、头痛、耳鸣、失眠、胸闷、心悸气短、健忘、腰酸乏力等;

  (2)靶器官(如心、脑、肾等)损害和相关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症状。如伴左心衰竭时会出现呼吸困难、气短、胸闷、紫绀(嘴唇或指甲、皮肤发紫)等。

  西药治疗高血压,往往能很快使血压下降,甚至恢复正常,但在改善头晕、头痛等症状上效果欠佳。而中医中药是以辨证为基础的,强调整体治疗,症状改善比较理想。如当高血压患者出现头痛、头晕、头胀、失眠、烦躁等症状时,中医认为是由于肝肾阴虚,阴虚阳亢,阳亢化风所致。通过清热泻火、平肝熄风的治疗,往往在血压下降的同时,上述症状也随之改善。而结合补肾之法,用中药六味地黄丸、大定风珠等补肝肾治疗后,甚至还有提高性生活质量,减少夜尿,改善肾虚的作用。

1 2 3 4 5 下一页

  • 吴中华

    吴中华

    主任医师擅长:失眠
  • 余立松

    余立松

    主任医师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 蔡长明

    蔡长明

    主任医师擅长:各种不明原因发热、贫血的诊治以及白血病,淋
  • 邵迎新

    邵迎新

    主任医师擅长:甲亢,甲状腺瘤,甲减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