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哮喘

首页 > 内科 > 哮喘 > 治疗 > 正文

针灸治疗哮喘病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08日

    1、天突一针哮喘平

    方法:取穴在胸骨上窝正中,令患者微仰头取穴,直刺2分,然后将针尖转向下方紧靠胸骨后壁,缓缓刺入0.5~1.5寸,待针下有一种沉涩紧感时,再左右捻转10-20秒,留针5~15分钟。

    2、针刺

    方法:取定喘、太渊,一般以右侧为主。用直径0.26~0.32毫米不锈钢毫针为宜,针尖向脊柱下斜刺深1寸左右,太渊穴直刺深5分左右,针感放射至胸部则疗效显著。每次针刺得气后,留针15~20分钟,每隔5分钟捻动一次,两穴均以平补平泻手法。每日1次,连续10次为一疗程。

    3、氦氖激光穴位照射

    方法:激光照射天突、膻中、定喘、肺俞等穴(每次2~3穴),每穴6~8分钟,每天1次,共10次。病程长、病情重者,休息一周后再照5次,以巩固疗效。

    4、挑四缝

    方法:在患者双手内侧面第二指关节缝正中(除拇指外)消毒,8~12号注射针头或三棱针、大号缝衣针1支,直刺指缝正中间,以刺到骨为限度(深约0.8厘米)。 针拔后即有白色或淡黄色粘稠液体溢出,需加以挤出,挤出血也无防,然后用酒精棉球擦干。隔3天~1周1次,挑后手不下冷水,防止感染。

    5、隔姜灸

    方法:取大椎、肺俞(双)穴,作隔姜灸3壮,以皮肤红润为度,10~20天治疗1次,3次为1疗程。第二次治疗时局部如有水泡或溃烂未愈,改灸风门(双)、膏盲(双)。

    6、温针

    取穴:一组为大椎、肺俞、内关、肾俞、丰隆。

    二组为肺热、内关、脾气、肾气穴。

    第一组配方适宜于实证哮喘,大椎用壮火速灭之法。第二组配方适宜于虚证哮喘。两方均用直接温针文火自灭法。

    7、挑治

    在崇翼穴(第六颈椎棘突下崇骨穴旁5分)和喘息穴,用三棱针挑刺,3~5天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8、伏贴法

    取穴:足太阳膀胱经的肺俞(双)、心俞(双)、膈俞(双),共六个穴。

    方法:白芥子21克,元胡12克,细辛12克,甘遂21克,麝香1克。以上和药(麝香除外)共研细末,用生姜汁或姜酊调成糊状,再取麝香,制成6块药膏,分贴于穴位上,用纱布,胶布固定。

    本法选在阳热最盛的三伏天,共贴3次,每次间隔10天。每次贴敷的时间须在2小时以上(儿童可酌减),一般不超过3个小时。以上午贴治为宜,且晴天优于阴天。连贴3年为1个疗程。

    9、耳针治疗哮喘

    取穴平喘点、心、肺、神门、胃、胸、交感(除平喘点双侧外,其余均取左侧),结合体穴膻中、内关(左)、合谷(右)。针刺30分钟,每日一次,连续两天。     10.穴位远红外线照射治疗。

    取穴定喘、天突等。远红外线辐射器照射穴位,直至症状减轻。

相关阅读

  • 吴中华

    吴中华

    主任医师擅长:失眠
  • 余立松

    余立松

    主任医师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 蔡长明

    蔡长明

    主任医师擅长:各种不明原因发热、贫血的诊治以及白血病,淋
  • 邵迎新

    邵迎新

    主任医师擅长:甲亢,甲状腺瘤,甲减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