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哮喘人们还是存在很多的误解,有的人认为哮喘是细菌感染的结果。哮喘是与过敏有关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而不是细菌感染所致的炎症,因此,盲目地使用抗生素并不能治疗哮喘。无论什么病都不能滥用药物,要遵从医生的嘱咐。
专家医生给大家介绍一下哮喘病,哮喘作为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根治的良方。尽管许多哮喘病人在缓解期没有任何症状,可与健康人一样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但发作时就会有喘息、呼吸困难,严重时会危及生命,甚至猝死。哮喘经常发作,会导致气道重建,形成慢性哮喘,最后导致肺功能的不可逆性改变。因此如何预防哮喘发作,更显重要。预防哮喘发作首先要避免接触致敏原。常见的致敏原包括尘螨、花粉、真菌、某些食物、宠物的皮屑、油漆、某些化学药品等等,这些都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防护。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的事情。
除了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的自我保护外,正确选择药物也是预防哮喘发作的重要环节。选择预防哮喘发作的药物,应根据病人病情严重程度而定。如果病人仅有间隙、短暂的症状,有症状的次数少于每天1次,夜间哮喘症状少于每月两次,可以按需吸入短效β2激动剂(如沙丁胺醇),也可以口服小剂量缓释茶碱(如舒弗美)。如果每天都有症状,夜间症状多于每周1次,哮喘症状影响活动或睡眠,则除了按需吸入β2激动剂外,还应每日吸入皮质激素,口服小剂量缓释茶碱。对吸入短效β2激动剂效果不佳,尤其是夜间症状较明显者,可改成吸入或口服长效β2激动剂(如吡布特罗、沙美特罗)。对于严重的哮喘病人,即哮喘频繁发作,经常夜间发作,严重影响睡眠,白天活动明显受限,应每日吸入丙酸倍氯松600~1000微克,甚至更高剂量(但必须在专科医师指导下应用),或口服皮质激素,口服缓释茶碱,吸入或口服长效β2激动剂,还可考虑联用抗胆碱能药物如吸入异丙托溴铵。不过药物的用量要遵从医生的嘱咐,不要过度。
任何药物都有不良反应,治疗哮喘的药物也不例外。因此在选择药物时,一定要根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用。
传统的止喘药氨茶碱,医疗上应用得十分普遍,具有确切的止喘效果,可是它对于小儿哮喘来说,应用时则应慎之又慎,因为氨茶碱的治疗剂量和中毒量非常接近,用量稍有不当就容易发生中毒,理想的做法是针对不同的患者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用药后实施临床药物监测,这样既可确保治疗效果、又比较安全,但目前大多数医疗单位尚不具备药物检测条件,无法掌握患者的血药浓度,因此,为了避免小儿使用氨茶碱发生中毒,最保险的办法只能是慎用氨茶碱,如果必须应用,也要严格掌握适应症,精确计算给药剂量,并应由医生严密观察病儿的病情变化。
专家指出,现阶段的大部分医生为了尽快地达到平喘效果,临床上有时采用静脉注射氨茶碱,但注射速度宜缓慢,稍快则会出现中毒症状,尤其用于小儿时更易发生,因小儿机体解毒功能、排泄功能尚未完善,剂量稍有出入即会中毒,严重者危及患儿生命,两岁以内的婴幼儿,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最大,应特别注意,不宜静脉注射。急性中毒反应表现为患儿高度烦躁、发热、出汗、频繁呕吐,甚至吐出血样秽物,紧接着会出现心动过速、脱水、休克等症状,严重者会因合并惊厥或脑水肿、昏迷而导致死亡。氨茶碱一旦使用后,如果发现患儿烦躁不安,就应引起高度的警惕,切勿麻痹大意,以便在药物中毒的初期及时停药和采取救治措施。年龄较大的孩子,如因病情较重,确需静脉注射氨茶碱时,速度一定要非常缓慢,并应密切注意观察。不同的患病群体甚至是不同的患者都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如果滥用药物或者想象偏方,万一发生病儿药物中毒,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在治疗上除给予镇静、退热、止吐、抗休克等处理外,可静脉注射滴注10%葡萄糖注射液和维生素C。如果是口服氨茶碱引起的中毒,在4小时内应给予及时洗胃以减少其吸收。总之,对于哮喘患儿选用氨茶碱治疗时,应持慎重态度、权衡利弊,如果能用其它药物进行治疗则不一定选用氨茶碱,以防不测。药物不仅能治病,也是有毒的,不要滥用药物。
本文编辑李清
http://yy.china.com.cn/xc/cs/98106.html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