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高血压

首页 > 内科 > 高血压 > 护理 > 正文

高血压患者 须防心力衰竭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28日

全球医院网2010-02-06我要评论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是美国65岁以上人群住院的首位原因。心力衰竭的死亡率高,25%的新发患者在1年内死亡,且常反复入院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危害生命,也造成巨额的医疗负担。

高血压是心力衰竭的主要危险因素

高血压是心力衰竭的主要危险因素,研究表明,91%的患者在出现心力衰竭前已患有高血压,因此,早期控制血压、干预危险因素是预防高血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关键,高血压患者要谨防心力衰竭。

根据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过程,将其分为A、B、C、D四个阶段。A阶段是指有高血压等心力衰竭的高危因素;B阶段是指已经出现心脏的结构性改变,如心脏肥大等;C阶段是指已经出现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D阶段是指严重的、难治性的心力衰竭。

控制高血压,预防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虽然难治疗,但很好预防,即应该从A阶段(高血压)就积极治疗,防止其发展到B阶段(心脏肥大),甚至演变成有症状的C阶段(心力衰竭)。所以,控制心力衰竭的关键、有效方法是积极控制高血压。

这种分级方法体现了心力衰竭治疗观念的转变,即从治疗转为预防,强调早期干预高血压及其他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如糖尿病,左心室肥厚等,对减少心力衰竭发生、改善患者预后,以及降低整体医疗成本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有研究表明,平均收缩压降低2毫米汞柱,心血管事件死亡风险下降约10%;收缩压降低10—12毫米汞柱或舒张压降低5—6毫米汞柱,心力衰竭风险降低52%。这说明,早期有效控制血压,延缓或阻断疾病进展,是预防高血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关键。(责任编辑:格林)

  • 吴中华

    吴中华

    主任医师擅长:失眠
  • 余立松

    余立松

    主任医师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 蔡长明

    蔡长明

    主任医师擅长:各种不明原因发热、贫血的诊治以及白血病,淋
  • 邵迎新

    邵迎新

    主任医师擅长:甲亢,甲状腺瘤,甲减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