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全球医院网综合2014-10-23我要评论
人的血压无时无刻不在变化,饭前饭后、早晨和晚上、生气和平静,甚至几分钟内都有可能变化。高血压患者和普通人群都应该知晓人体血压的波动特点,特别是高血压几率达70%的55岁以上人群,更要积极关注自身血压的测量。血压变化较大有时候是由于用药的一些错误造成的。
临床上,有不少高血压患者因为血压不稳,就擅自增加用药量,但血压依然没有降下来。专家表示,这是因为患者没有找到导致血压升高的原因,血压控制不好或者不稳定的情况很复杂,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常见的一般有以下几种原因:
1.选用药物不妥当
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按药物作用的原理常用的可分为六类,按作用时间的长短可分为短效、中效、长效三种。高血压病早、中、晚期及各个人病情不同,选择的降压药品种也不同。
2.药量不足
足量的药物才能发挥降压的效果,药量小达不到降压目的,降压过低则造成各个组织器官供血不足,最常见的症状是头痛、头晕。有时候,季节的变化也会影响用药量,所以最好咨询专业医生,对用药量进行调整。
3.服药间隔时间不当
每种药物在体内存留的时间不同,存留时间短,每天服药的次数多;存留的时间长,每天服药的次数多。
4.没有按时服药
这是血压控制不好或不稳定的常见原因,这部分人往往是随意吃药,想起来才吃,血压忽高忽低,这种血压的波动性对身体危害很大。
5.神经系统紊乱
情绪不稳,焦虑、失眠、思想压力大等涉及到神经系统的不良症状,会造成血压不稳定。这是因为血压受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上述症状常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势必引起血压升高。
6.脑供血不足
是常被大家忽视的问题,脑供血不足,脑细胞缺氧,代谢紊乱,会影响脑功能的发挥,使得植物神经中枢功能紊乱,血管缩舒功能出现障碍,血压升高且不稳定。
7.合并其他慢性病
合并冠心病、肾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都会引起血压改变。
总之,引起血压不稳定的情况比较复杂,只要找到根源,才能“对症下药”,不能一味增加降压药,这样反而适得其反,使后果更加严重。因为药物问题引起的血压不稳占大多数,所以患者有必要按时正确服药,遇到季节变化,应该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调整用药量。
换季时尤其注意 平稳度过有要点
1.养成定期监测血压的好习惯。单凭感觉是无法判断血压高低的,因为血压过高、过低都会有头晕、头痛等不适,而且有些高血压没有症状。
2.注意保暖。天气寒冷,全身血管收缩,加上活动减少,血压自然上升,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暖。
3.限盐、运动是根本。清淡饮食、坚持锻炼是高血压患者需终身坚持的法宝,建议一家3口每个月的食盐总量最好不超过1斤,每周坚持3~5次运动。
4.及时去医院。如果在换季时,血糖波动较大,应及时到心内科就诊,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药物的种类、用量或用法。
5.一过性血压增高莫惊慌。常有病人因血压突然增高半夜来到急诊。其实,这往往可能是突然受到环境因素的刺激,如突然受惊吓、过度劳累、连续熬夜、愤怒、特别紧张,或者喝了浓茶、浓咖啡、酒精等,以及身体有其他不适如感冒突然加重、发高烧等。
温馨提醒:高血压病人注意定期监测清晨血压,尤其是正在吃降压药的患者,晨起时药物的作用也最弱,这时的血压能反映药物的疗效是否覆盖到清晨。清晨测血压应该在吃药之前测。(责任编辑:李振欢)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