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白血病

首页 > 内科 > 白血病 > 治疗 > 正文

中医治疗白血病治疗原则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28日

全球医院网2009-04-17我要评论

中医无白血病这一病名,但此病的主要临床特点为发热、贫血、出血、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其记叙散见于历代文献中,属于“虚劳”“急劳”“热劳”等范畴,由于有出血亦属于“血证”,而发热又类似“温病”。

肝脾肿大明显者,可称为“症积”。淋巴结肿大明显者可称痰核。明《景岳全书》说:“虚损之虚,有在阴分,有在阳分,然病在未深,多宜温补。若劳瘵之虚,深在阴中之阴分,多有不宜温补者”。此例患者年高体弱,气血皆亏,阴阳俱虚,脾肾阳虚则脾不化生,骨髓空虚,精血转化不足,故头晕乏力,食少便溏,四末不温,进而阳损及阴,营阴血亏,阴虚则长期低热;慢粒乃热毒久伏骨髓,血中有热,故齿衄。

辨证:气血皆亏,阴阳俱虚。

治则:调补阴阳气血,清泄血中伏热。

现在,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在关注肿瘤局部(瘤体)的同时,更注重患者的生存期及生存质量,带瘤生存甚至长期带瘤生存也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主要的研究方向,如此,便凸显出中医药在癌症辅助治疗中的特殊作用,白血病亦是如此。

白血病的中医治疗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医有很强的整体观念

中医往往能从患者全身的特点加以考虑,而不只是局限在癌症病灶本身。中医调理能纠正机体的某些失调,去除肿瘤的复发因素,减少转移的机会;其次,中药对健康细胞的伤害比较小,一般不会因治疗本身的原因对体力产生新的破坏,在癌症好转的同时,体力也会逐渐得到恢复,逐步增强免疫力。

二、中药减轻西医治疗的毒副作用

放疗、化疗是目前白血病常规治疗的主要方法,中医药的配合可在减轻这些方法毒副作用上产生特殊的疗效,大幅提高患者的存活期及生存质量。白血病患者在放疗后如能及时配合中医治疗,扶正固本,改善患者的饮食与睡眠状况,增强患者的体质,那么对防止白血病的复发和转移会大有益处。

倘若在白血病化疗的同时或在化疗后配合健脾和胃、益气生血、补益肝肾、软坚化瘀等中医药治疗,则可以较好地缓解化疗反应,有助于化疗的顺利进行,有些中药(如丹参、灵芝、三七等)甚至还可以提高化疗的疗效。

三、中医可扶正祛邪

采用中医治疗白血病,应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所采用的西医治疗手段、不同的治疗阶段以及患者病后的气血盛衰、脏腑功能的阴阳虚实等进行综合分析,再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多数白血病患者属于本虚标实的情况,因此在治疗上要扶正培本,抗癌祛邪,具体方法包括补气、养血、补肾填精、健脾益胃等。尤其是中晚期白血病患者或难以耐受放、化疗的,这类病人常会出现气滞、血淤、湿聚、痰结等一系列病理变化,身体较为虚弱,中医药治疗可能是最合适的治疗方案,采用扶正、滋阴、补气、补阳、养血、排毒、软坚、祛瘀、解郁等扶正培本中医治疗可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随着中医药理论的完善和中药现代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中成药都应用到白血病的治疗中来,例如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健脾益肾颗粒,在临床上取得了可喜的疗效。(责任编辑:施静妮)

  • 吴中华

    吴中华

    主任医师擅长:失眠
  • 余立松

    余立松

    主任医师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 蔡长明

    蔡长明

    主任医师擅长:各种不明原因发热、贫血的诊治以及白血病,淋
  • 邵迎新

    邵迎新

    主任医师擅长:甲亢,甲状腺瘤,甲减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