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性便秘作为一个世界性难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关注,但经过一百多年的探索,至今人们仍然认为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这种提法见诸于各种教科书、论文、标准、指南。各种治疗方法均收效甚微,各种便秘药物广告铺天盖地。
某院从一九八九年起为探索痔疮术后复发原因开始,对顽固性便秘进行于16年的研究共治愈了1480余例顽固性便秘患者,保存了完整的X线资料。其中有近200例作了开腹手术,发现顽固性便秘应当是一类独立外科的“疾病”,它不是功能性的,而是有明显器质性改变的结、直肠病变,它与功能性便秘的界定应当符合“罗马Ⅱ号”标准即时间限定。是非手术治疗不能凑效药物治疗不能治愈的一类“疾病”。各种 泻剂、动力药及通便药,只能暂时缓解症状,但长期使用将对肠道造成更大的损伤,甚至部分结肠及全结肠功能丧失。我们通过近200例切除肠段的病理切片已经证实了这一点,顽固性便秘的实质是慢性的不全性的肠梗阻,是完全可以查明病因,彻底治愈的。我们可以根据梗阻部位不同分类为结肠型、直肠型、混合型,继续作为症状来对症处理,实际上是放弃了有效的治疗,延误并加重了患者的病情。
在顽固性便秘的诊治过程中我们有以下的发现及理论创新。
1、直肠有效内径的狭窄是形成直肠出口梗阻便秘的主要原因,而有效内径的的狭窄是由于直肠瓣膜先天发育的变异造成的,临床发现直肠瓣宽、个数较多、间距过密甚至直肠环瓣。这是直肠型便秘是主要的初始原因,另外的原因还有先天肛门狭窄,先天性肛管段延长,内括约肌失弛缓等。由于直肠内径的狭窄可形成较大的排出道阻力及对侧方肠粘膜的磨擦力,可继发直肠粘膜脱垂、直肠前突、直肠囊袋形成、直肠折曲、直肠套迭、骶直分离,甚至直肠全层脱垂。治疗上我们独创了直肠瓣缝扎术、悬挂硬化萎缩疗法、经直肠骶直间粘连等治疗手段扩大直肠有效的通过面积,使脱垂的粘膜复位固定,通过这样微创、无痛、无血手术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并发明了深部结扎器,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现直肠型便秘的治愈率已达100%。
2、结肠结构的变异是形成结肠型便秘的主要原因。我们将X线钡灌肠与X线排粪造影结合在一起,一次性对患者进行检查就基本可以明确诊断。发现多种结肠结构变异,如乙状结肠冗长、乙状结肠盘曲、降结肠盘曲、左半结肠重复畸形、横结肠冗长、结肠向右盘曲等等。这些结构变异可使肠道在腹腔内多处成角,粪便在肠道运行中就存在多次“翻山”过程,而排便腹压是一垂直压力,大大强于肠蠕动力量,至使肠管内压力被阻断大便不能下行。长此以往上段肠道逐渐形成疲劳性损伤,肠肌变性,肠神经节消失,形成不可逆肠道功能丧失。及时发现并切除冗长盘曲肠段对上段肠道实际是一种保护措施。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