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高血压

首页 > 内科 > 高血压 > 护理 > 正文

七成高血压患者需要看心理科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17日

赵先生今年刚过40岁,是一家公司的销售总监,一直过着“空中飞人”的日子。几个月前他被诊断为高血压,虽然坚持规律服药,血压却控制得不太理想。

七成高血压患者需要看心理科

来医院复查时,赵先生告诉医生:“因为面临部门的业绩考核,最近很焦虑,食欲不好、睡眠不佳,有时还控制不住情绪,容易发火。”

说起高血压的治疗,许多人都头头是道——按时量血压、规律服用降压药、坚持限盐饮食等。为何做到这些后,有人血压依然控制得不理想呢?

“在各类心血管疾病中,高血压、冠心病和情绪的关联最显著o”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高血压科主任孙宁玲表示,虽然高血压的发病机理目前还不完全清楚,但精神紧张、情绪压抑、心理矛盾等因素可导致高血压已被研究证实。

国外学者研究发现,痛苦、愤怒会增加外周血管阻力而升高舒张压(即低压),恐惧则通过增加心输出量而使收缩压(即高压)升高。

还有,个性也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具有A型人格的人,因为长期紧张、压抑、忧虑、固执,更易患高血压。 高血压被称为“心身疾病”,即由心理问题导致的躯体疾病。

外界及内在的不良刺激,会引起剧烈、长期的应激状态,使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调,导致血压升高。调查显示,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超过七成的人存在不良心理因素,而接受心理干预者几乎为零。

因为心理问题导致的高血压,一个明显特征是,患者的血压升幅也许不大,但头痛、头晕等症状特别明显。并且,仅靠药物血压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尤其是许多中年高血压患者,或因为工作压力大,或因为家庭杂务繁重,都面临一定的心理问题。”这类人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要关注心理调适,学会释放压力、化解不良情绪。

如果难以“驾驭”自己的情绪,最好去心理科或精神科寻求帮助。 “其实,很多心血管疾病都是心病。”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主任黄德嘉表示。

“地震等自然灾害对心血管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去年四川地震期间,出现急性心律失常,甚至心脏病发作的患者明显高于震前。”

此外,不少心脏病和脑卒中也都是气出来的、吓出来的,爱生气、爱发牢骚的人爱得心脏病。所以,不急躁、不生气,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态平和非常重要。

相关阅读

  • 吴中华

    吴中华

    主任医师擅长:失眠
  • 余立松

    余立松

    主任医师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 蔡长明

    蔡长明

    主任医师擅长:各种不明原因发热、贫血的诊治以及白血病,淋
  • 邵迎新

    邵迎新

    主任医师擅长:甲亢,甲状腺瘤,甲减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