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是一种很难治愈的病,治愈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和个人的心理状态有关系的,有的患者知道自己患了白血病,就丧失了活下去的勇气,这样对疾病的治疗是极其重要的。
作家余华履行承诺,与白血病女孩宋静见面。此前,消极治疗的宋静在读到余华的小说《活着》,被书中人物福贵的坚强所感动,重新坚持治疗,并通过母亲、网友、媒体,与余华定下“北京之约”。目前,余华通过朋友们联系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黄晓军为宋静治疗。
21岁的宋静来自四川成都,去年8月8日被确诊为白血病,随后开始在四川省人民医院治疗。“基本上每个月都要住次院。”宋静说,大小化疗9次,胳膊已很难找到血管,再加上是单亲家庭,为治病花去不少积蓄,就产生了放弃治疗的念头。
两个月前,好友送给她一本余华写的书《活着》。读到书中人物福贵在历经磨难仍坚强活下去的经历,宋静说心中有了共鸣,“我必须要活下去,我是单亲家庭,如果没有我,不敢想象母亲以后该怎么办。”
宋静有个心愿,就是想见见余华。为完成女儿的心愿,宋静的母亲宋绍欧印发了200份传单在街头发放,说女儿想见余华,引起了网友和媒体的注意。
12月12日,作家余华与宋静取得联系,鼓励她“要好好活下去”,并希望她尽快来北京治疗,约定月底北京见。
20日,余华兑现“见面约定”,来到旅馆看望宋静。还将1993年首版和台湾版两本《活着》送给了宋静,并签名赠言“宋静小友,活着!”
20日,余华给宋静捐款10万元。
宋静因为《活着》而好好活着,我也希望患白血病的那些病人,不要丧失对生活信心,只有安心的治疗,才能有康复的可能。
推荐阅读》》
白血病患者症状如何表现
小儿过敏性紫癜饮食注意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