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是乙肝病毒(hbv)感染后的一种主要肝外病变,hbv是一种非杀伤细胞性病毒,其侵入机体后不仅发生肝内损伤,而且导致肝外损伤,自1971年发现本病以后,hbv和肾小球肾炎的关系引起普遍重视。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在国内也日益引起重视。过去对本病的命名比较混乱,曾称为乙型肝炎-肾炎
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是乙肝病毒(hbv)感染后的一种主要肝外病变,hbv是一种非杀伤细胞性病毒,其侵入机体后不仅发生肝内损伤,而且导致肝外损伤,自1971年发现本病以后,hbv和肾小球肾炎的关系引起普遍重视。近年来中西医对本病的研究有了较大进展。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在国内也日益引起重视。
过去对本病的命名比较混乱,曾称为乙型肝炎-肾炎或乙型肝炎肾炎,也有称乙型肝炎免疫复合物肾炎或乙型肝炎病毒抗原相关性肾炎等。1990年中华内科杂志召开乙肝肾炎座谈会,建议采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这一名称,简称hbv相关性肾炎(hepatitisbvirusassociatedneph-ritis,hbv-gn)。
发病情况
自1971年combes首先报告1例成人病例,因外伤输血,4个月后发生了急性血清性肝炎,血清hbsag持续阳性,肾活检病理诊断为膜增殖性肾炎,免疫荧光检查在肾小球毛细血管袢有hbsag、igg、c3呈颗粒状沉积。
小儿hbv相关肾炎首先是由brzosko报告的。
hbv与肾脏的联系,已被近年的流行病学资料所证实。据报道,在hbv携率高的国家,hbv-gn发生率也高;cogan报告各型肾小球肾炎患者中hbsag血症的发生率较健康人群检出率明显增高。
在南非hbv-gn占肾小球肾炎的20.3%,在我国为16.6%~32%。在膜性肾炎中hbsag血症发生率达20%~100%。
儿童hbv-gn发生率较成人高,有一组135例hbv-gn中,儿童竟占94%。
发病机理
目前尚不清楚,至少有以下三种观点:
1.hbv抗原与抗体复合物致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