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白血病

首页 > 内科 > 白血病 > 预防 > 正文

伊马替尼治疗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08日

  伴ph染色体,即t(9,22)(q34;q11)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为极高危组,常伴有附加染色体异常,免疫分型诊断以cd10+的前b细胞型为主,部分协同表达髓系抗原,cd34+患者占一半以上。ph+all发生率随年龄增加显著高,在≤15岁、15~40岁、40~60岁以及≥60岁各年龄阶段发生率为2%~5%、18%、46%和35%。具有发病年龄偏高(大于10岁)和初诊时白细胞计数高,幼稚细胞数高,血小板计数较低,fab-l2型,肝脾大和常有cns-l等临床特征。虽然标准诱导缓解化疗方案也可以取得完全缓解(cr),但由于疾病的早期耐药,获得的缓解期,生存期短。中位生存时间为8~16个月,无病生存率(dfs)不超过10%。

  cr1期行allo-hsct,ph+all中30%~65%的病人可以获得长期生存,但据ibmtr统计的数据仍有34%的复发率,而在cr2/cr3期或者作为挽救治疗进行allo-hsct,2年的dfs分别为17%和5%[1]。

  甲磺酸伊马替尼(gleevec,格列卫)选择性结合bcr/abl的酪氨酸激酶区,降解其活性导致细胞凋亡,在慢性粒细胞病白血病的治疗中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也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伊马替尼在作为ph+all标准治疗的一部分能够提高完全缓解率和缓解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伊马替尼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初诊ph+all

  thomas等首先报告了伊马替尼联合hypercvad治疗ph+all[2]。方案最初使用伊马替尼400mg/d联合hypercvad8个周期,再以伊马替尼与vp方案维持12个月,在第6、13个月以伊马替尼和hypercvad强化巩固1次,有可能的话在cr1期进行allo-hsct。在入组20例患者后,伊马替尼剂量增加到600mg/d,在第1周期与化疗同步使用14天,第2周期起每日均服用,维持时间延长至24个月,说明研究者把伊马替尼在ph+all治疗中的地位在升高。43例在疾病活动期(37例初治,6例化疗1疗程耐药),15例行allo-hsct,39例获cr(91%),33例可评估分子生物学缓解情况患者中,未接受allo-hsct者完全分子缓解率58%,中位随访3年(1-60月),7例复发,3年缓解率和无病生存率优于单纯使用hypercvad治疗(分别为83% νs 24%,55% νs 14%,p<0.001),值得注意的是此组患者中做与不做allo-hsct者的3年生存率相似(60%νs 56%,p=0.8)。

1 2 3 下一页

  • 吴中华

    吴中华

    主任医师擅长:失眠
  • 余立松

    余立松

    主任医师擅长:中西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症
  • 蔡长明

    蔡长明

    主任医师擅长:各种不明原因发热、贫血的诊治以及白血病,淋
  • 邵迎新

    邵迎新

    主任医师擅长:甲亢,甲状腺瘤,甲减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