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医科大学干细胞移植研究所所长、第二临床学院血液内科宋振岚教授主持的一项课题“骨髓造血微环境的研究”,日前通过了专家鉴定。本项研究历时10年,阐明了骨髓微血管和造血基质组织的结构及组成,并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急性白血病基质细胞生长的特性及与发病机制的关系进行了较深入的探索,发现新药肝脂素能使白血病基质细胞形态趋于正常。
骨髓造血微环境是由骨髓微血管、神经体液因子、细胞因子、基质细胞及非细胞纤维成分等组成。研究骨髓造血微环境对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宋振岚教授等科技人员在基础研究中,以微血管铸型扫描电镜技术观察大鼠股骨骨髓内微血管结构走形,发现是从毛细血管网状静脉窦~集合静脉窦,最后汇集成中央静脉的走形。通过扫描电镜发现骨髓网状内皮细胞与血窦内皮细胞属同一细胞;又发现骨髓内膜表面的扁平多角形细胞可能为骨髓内最早发育的网状细胞。研究者在临床研究中发现部分再障患者造血祖细胞或者基质细胞集落生长不良,用免疫磁珠剔除抑制性T细胞后,能使部分患者祖细胞及基质细胞集落生长良好,认为这与免疫介导发病有关。临床采用刺激干祖细胞生长的同时,重用免疫抑制剂,提高了再障的治愈率和缓解率。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